正文

远离奢侈:再富也不能富男孩

培养最棒的男孩 作者:赵子墨


   成家子,粪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教育格言
  
  虽然“穷”养的深刻内涵是培养男孩坚韧的品质,但拒绝物质享受则是“穷”养的基础。
  
  中国的父母实在是天底下最爱孩子的父母,但这种爱有时候却显得有些缺乏理性。尤其在孩子之间的攀比热潮中,家长几乎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孩子要名牌运动服时,条件好的家长二话不说就给买,条件差一点的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的愿望;孩子要买名牌山地车,买,当然要买,别的孩子都有,不能委屈自己的孩子;孩子考试取得了好成绩,家长更是会高兴地倾囊而出,给足孩子物质奖励……
  
  这种现象的产生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如今有许多家长不是想方设法地教育孩子,而是千方百计地为孩子积累钱财。他们认为,只要给孩子攒够钱,让孩子过上富足的生活就是爱孩子。其实他们不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是:留足了物质,贫乏了精神。试想一下,如果所有的家长都这么做,那么就会直接导致我们的下一代成为不劳而获的人,那么,我们的民族又要依靠谁来振兴呢?
  
  丰富的物质享受,容易让男孩沉溺其中,养成他们贪慕虚荣、喜欢攀比、铺张浪费、坐享其成的毛病。而当他们这种膨胀的欲望无法从家庭获得满足时,就很有可能铤而走险,走向“为钱”而犯罪的道路。有关调查表明,在所有未成年犯罪的案例中,绝大多数孩子的日常零花钱都很多,他们经常光顾游戏厅、网吧、歌舞厅等“青少年不宜”的场所。所以,他们接触社会不良人员和走上“歪”路的机率也就更大,而这些严重不良后果的造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没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一位母亲在反思自己对儿子的教育时痛心地说道:“孩子现在好吃懒做,成绩不理想,喜欢上网玩游戏,在高档商场花钱如流水……这些都是钱惹的祸。”可见,不要给孩子过多的零花钱,积极引导孩子正确使用金钱,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只有让男孩少一些物质享受,多一些磨难,才能把他们培养成有爱心、有责任心、有事业心、有宽容心的伟男子。
  
  方法1:利用传统思想教育孩子
  
  其实,我国是重视教育传统的国家之一,古代的名人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非常值得现代的家长们借鉴学习。林则徐没有给子孙留钱财,他只留下了一副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作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无独有偶,张闻天把组织归还的冻结存款和补发的工资4万余元,让妻子全部交还给党组织,还在病床上再三嘱咐:千万不要留给孩子。罗荣桓临终前告诉老伴:“我死之后,分给我的房子,你和孩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房子里去,不要搞特殊。”他们对子女的教育都更看重精神的鼓励,而不是金钱、物质的刺激。
  
  方法2:借鉴西方国家的教育经验
  
  再把目光投向国外,西方国家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也值得我们深思。
  
  在美国,政府曾计划逐步取消遗产税,但这一举措却并没有受到富人的欢迎,他们异口同声地表示“抗议”。2001年,美国120名富翁联名在《纽约时报》上刊登声明,呼吁政府不要取消遗产税。这些人包括比尔?盖茨的父亲老威廉、巴菲特、索罗斯、洛克菲勒等。老威廉在请愿书中这样写道:取消遗产税将使美国富翁的孩子不劳而获,使富人永远富有,穷人永远贫穷,这有悖于社会公平,也违背了美国的创业精神。2008年6月27日,当比尔?盖茨宣布正式退休,淡出微软日常管理工作的时候,同时还声明将把自己580亿美元的财产全数捐给慈善事业,一分一毫也不会留给自己的子女。世界首富股神巴菲特更是在一开始就和夫人达成一致意见,不准备把财产留给子女。他们的理由是:遗产会使下一辈失去生活的热忱和做事的成就感,养成不劳而获的思想,甚至丧失自尊和毅力而堕落。他们认为巨额遗产是一种“反社会”的错误。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我国的某些富人只要听到了一丁点儿有关征收遗产税的风声,就会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一些财产进行“转移”,生怕少留给孩子一分一毫。当然,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当这些家长在感慨“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是不是‘疯’了”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思考一下,给孩子留下大量的钱财就可以保证他们富贵一生吗?虽然东西方在某些思想上存在着很多差异,但求同存异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而事实上,古今中外的很多名人教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留钱财给后代,避免给他们带来太多的物质享受,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一生的发展。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许多事实证明,太多的物质享受确实不利于男孩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家长在对待这个问题时,一定不能心慈手软,而是要坚持原则。当然,这并不是让你不给孩子一分钱,或者极尽克扣之能,而是要引导他们养成计划开支、合理消费的好习惯,从而让他们从小懂得生活的艰辛和自食其力的重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