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对“穷”和“富”的最初体会(2)

穷二代富二代 作者:钱图


我住的是四人间的学生宿舍,同屋的另外三人中,一个来自湖南的农村,另外两个是北京的。虽然我们同属一个班,却好像两个世界的人。两个北京的男孩,当时已经买了电脑,他们的主要活动是打游戏和看电影。其中的一个人买了手机,整天摆弄。当时,电脑和手机都不怎么普及,学生们用得比较多的还是BP机,每个月交15块左右的传呼费。即便是这样,在我看来也是相当“奢华”的。

就这样,宿舍里不自觉就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真正活在21世纪的新北京,一部分虽然人在北京,灵魂却飞到了偏远的小山村。我和湖南的同学描述我故乡的竹楼、泼水节,湖南的同学跟我讲述他的《边城》和翠翠。当我们两个南方的“穷二代”惺惺相惜、相见恨晚的时候,那两个北京的“富孩子”盯着电脑,时不时就会嘀咕着大笑起来。

若干年后,我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提起了这档子事儿。那哥儿俩又跟当年一样,轻声嘀咕了几句,然后哈哈大笑,笑得眼泪直流。其中的一个解释说:“哥们儿,我真没想到,你也有小心眼儿的时候,怎么跟娘们儿似的。当时我们刚买电脑刚上互联网,正迫不及待地搜索XX网站呢。”满桌子的人都跟着笑起来,我笑得最厉害,因为我一直耿耿于怀这么多年的疙瘩终于解开了。

是的,我以为他们在嘲笑我。我当时敏感得像一只小鹿,自卑感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甚至觉得,自己努力争取来的这个上学机会完完全全就是出来丢人现眼的大笑话。

我在自卑的同时又产生了强烈的恨意,我的神经末梢对周围的一切风吹草动都有敌意。我觉得别人瞧不起我,别人嘲笑我。我只要看到有钱人就不爽,后来知道这叫“仇富心理”。我想,你们有钱买电脑买手机,为什么不把这些用在学习上?你们知道有多少农村的孩子根本就没机会读书吗?你们出去吃一顿大餐的钱就是我一个月的伙食费,但是你们的高考成绩还没我高呢。我穷,但这不是我的错。你们富有,还不是因为你们生在了一个好家庭?

自卑,羡慕,嫉妒,仇富……各种情绪纠缠在一起,心里五味杂陈,我明白了什么是“度日如年”。很多中文系的学生是高傲的,洒脱的,他们进出图书馆,“如饥似渴”地看各种名著,似乎不食人间烟火。而我,一个字也看不进去,每天都活在煎熬之中,甚至有好几次,都产生了退学的念头。就这样,我浑浑噩噩消耗完了大学一年级,唯一的收获是学会了打牌,并认识了几个跟我一样的穷哥们儿。

1回头看10年前的自己,努力考大学绝对是正确的,不足之处在于不懂得挑选专业方向。当时,高中班主任确实对我讲过专业的重要性,建议我为以后就业着想,报考实用性强的热门专业。我看中了法律。可是,看了志愿填报参考资料之后,我的信心动摇了。法律是个热门专业,我担心自己考不上。所以选了个相对保险的“中文”。进了学校才发现,对于我们这种穷孩子来说,不可能一门心思地研究如何舞文弄墨、诗词歌赋,还是找个实用性强的专业、学一门谋生技巧更现实。

2从贫困地区到一个繁华之地,心理落差肯定是有的,自闭、自卑、仇富等不健康心理都可能出现。如果发现自己有这个苗头,一定要端正态度,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我可以通过奋斗改变这个状况。心态决定成败,如果你不服输,敢于争取,就能跻身富人行列;如果你认输,逃避现实,那只能永远当个穷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