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相信一句话:向前走,就不可能回头望。人在不如意的时候,不自觉就会产生退缩心理,老想着:我要是不这样就好了;要是倒退10年我就如何如何了;假如当时……这些全部都是废话。人活着,必须往前看,往前走,只要你的脚已经迈出这一步,后面那只脚就得跟上去,否则你就要摔跟头。我喜欢看历史书,有一句话叫做:历史不允许假设。是的,宏观的人类历史不允许假设,个人的小历史也不允许假设,与其花费时间去回忆那些无法挽回的事情,不如动动脑筋解决眼前的难题。只要你面前的难题消灭了,你肯定会觉得现在比以前好。记住:逃避,不是办法;畏惧,只会失去更多。当你想撤退的时候,问问自己,究竟是真的放弃了,还是被吓跑的?
3恶补,如狼似虎
书到用时方恨少,此话不假。人们总说趁着在校园里有时间要多读一点书,其实,在学校里读再多的书也不如到职场里做一件事学到的东西多。因为书本上的东西太多太泛,没法具体指导你的实际工作。相反,当你工作中遇到困难了,有针对性地去相关书本上寻找答案,很快就能学到实用的东西。
有句老话说,把一块石头扔进咸菜缸,时间久了也会入味。非常形象,十分贴切,我就是一块深有体会的“石头”。
我学的是中文,虽然没有吟诗作对的写作天赋,但是对文字还是有一定的敏感性的,从小到大作文写得也不错。所以,起初写广告词的时候,我总是想把文字写得最优美,以为广告是靠文字吸引人的。然而,我走上的恰恰是一条歧途,也是初做广告文案的人最容易产生的一种错觉。
后来,在师兄一遍又一遍的训斥声中,我终于开窍了。我明白了,广告的终极目的是销售,优美的文字也许能够促进销售,却起不了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还是要从消费者的心理入手,用恰当的文字去撞击他们心里最敏感的部分,引诱他们掏出口袋里的钱。大白话可能比诗词歌赋都管用,关键是你要用那个最恰当的词。
悟到这一点,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前的我,就是一头不看路的牛,闷着头不停地拉车,赶车的人说“你的方向不对,要调头”,我还不满意。现在,我找对了方向,很容易就跟上了师兄的步子,照样是拉车,负担似乎没有那么重了。有一次我听到师兄跟任远聊天时谈到我,他说:“这个小子开窍了,悟性还是挺好的,不愧是名牌大学的。”
被一再否定你的人肯定一下,这种感觉真是爽死了!
当然,与此同时,我也知道自己需要补充哪些知识了——是真正实用的知识,而不是一堆又一堆的专业书籍。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我跟师兄的关系融洽了很多。我非常主动地找到他,请他帮忙列一个读书的单子,告诉他,我要恶补,补充那些我不懂的知识。他大笑说:“真不可思议,竟然让我列书单,你还是摆脱不了学生气啊,尽信书不如无书!”
我疑惑不解,睁大两只眼睛望着他。他叹了口气,说:“算了,也不能对你要求太高了,还是慢慢来吧。”
“不,你还是对我要求高一点儿吧,没关系,我不怕,我能吃苦。”我抢着说。
他重新打量了我一番,然后在他身后的书架上挑挑拣拣,拿出了几本书递给我,说:“看在你这么上进的份儿上,把我的私家珍藏给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