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世面上那些成功学的书,都在告诉年轻人不要为了钱工作,要为了前途而工作,要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规划。可是,坦率地说,哪个人进入职场的初期阶段不是为了钱呢?从小到大都是父母给零用钱,真的轮到自己挣工资了,鲜红的百元大钞拿在手里,那感觉真是相当的好。有了100元,就想着如何挣1000元;有了1000元,就冲着5000元迈进。是的,工作好不好,完全靠薪水说了算。别看我拿的是计件工资,忙活大半个月写一个小单子才拿200块钱,但对于当时的穷学生来说已经是丰厚的一笔收入了。学校食堂的红烧狮子头盖浇饭要5块钱一份,我在学校一年多,从来没有吃过,第一次拿到工资的时候我一口气吃了三份,而且吃得理直气壮,因为我知道,自己有本事挣钱了,钱痛痛快快地花出去,很快还能挣回来。
钱,钱,钱,你是那么美妙的字眼,你有如此巨大的魔力。我的姓氏就是钱,我的名字叫钱图,我却一度怀疑自己注定就是穷光蛋,一辈子没有翻身当富人的机会。可是,命运在我觉得山穷水尽的时候垂青于我,让我遇到了任远,然后有了柳暗花明的机会。今天,我可以挣到200块,明天,我要挣到2000块,然后,我要挣2万、20万、200万!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自信过,满世界回荡的都是金子碰撞的美妙声响。
别笑我是个大俗人,一个即将饿死的人,捧着一个窝头时眼睛里充满的柔情,比看恋人时要多无数倍。
当然,我也没有完全被胜利冲昏头脑,我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一小步而已,以后,脱贫的任务还是艰巨而漫长的。说起来,200块可以维持一个月的生活,可那是怎样的生活呀,我真的是熬出来的。我是南方人,饮食习惯上更喜欢吃米。北方人偏好馒头包子之类的面食,这比吃米饭便宜,我为了省钱,一直都是吃包子,早上吃,中午吃,晚上还要吃方便面。而且,工作这三个月,我总是早上从学校买几个包子带到公司,中午就着热水吃,同事们结伴出去吃饭,或者叫十几二十块的外卖盒饭,我是从来不参与的,这就失去了跟同事打成一片的机会。这对于我这个喜欢凑热闹交朋友的人来说就是天大的折磨。拿到工资之后,我先让自己的午餐得到一点改善,不再从学校带饭,而是跟同事一起出去吃,或者叫外卖,这样一来,200块钱刚好是一个月的午餐费。
另外,做脑力工作,智力投资是免不了的,需要一些书籍、杂志或者相关的资料。这一项公司可以报销,但是,必须是自己先行垫付,然后拿了发票由部门主管签字之后,再找财务报销。如果部门主管不在,或者因为什么事情耽搁了,这笔钱就不能及时“回笼”,我的工资就又少了几十块。
除去这些,同事之间周末小聚、应酬什么的,都需要钱。我那轻飘飘的200块钱,在带给我短暂的欣喜之后,立刻就显得无足轻重、相形见绌了。
后来,我读了一些关于经济学常识的书,知道这叫“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某个东西对你发生效力,都是有限的,你用得越多,效力越不明显。还用饥饿的人吃窝头做例子来说,他吃到第一个救命窝头的时候,会觉得这个窝头是世间少有的美味,就是天上的琼浆玉液也比不上;吃到第二个窝头时,也会觉得它很香,但是效果就不如前一个;吃到第三个窝头时,会觉得它不过是寻常食物而已,没有什么特别的;吃到第四个,饥饿的人可能已经饱了,吃不吃无所谓,再让他吃第五个,就会觉得窝头是负担,甚至感到恶心……故事里讲,有个皇帝在逃难的时候缺吃少穿,别人献给他一个很普通的玉米窝头,他吃得很有滋味。后来他回到皇宫,情况好转,又找来无数大厨拼力打造那个销魂窝头,却吃不出那种滋味了,原因正是窝头的边际效用小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