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足够的订单,厂子一下活了起来,工人们的干劲儿也足了。李爽开始着手治理企业,给工人加工资,奖励那些肯出力、能干活的工人,有时候自己亲自陪工人上夜班。看到老板亲自陪着自己上班,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工人们发疯似的卖力,工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产景象。那一年,李爽的厂子除去各项开支,净赚了70万。
一下子有了这么多钱,李爽开始意识到,自己所有的钱都是工人们帮着赚来的,一定要奖励他们。于是他就组织全体工人到少林寺旅游。
一下子,全黑豆乡轰动了,大家都知道机械厂出了个大能人。李爽用两年时间就富得流油,在当时山川县也成为了典型。
后来,他开始大把大把地往兰州那厂长口袋里塞钱。那厂长感觉李爽够意思,就和他商量不要黑豆乡邻近乡镇的那家企业的货了。
有了厂长的吩咐,质检员自然百般刁难,那家企业的产品全部不过关,整整一火车皮的货物要退货。那厂长垂头丧气,在兰州算了很久,如果运回去,光运费快抵上货物的价值了,可不运回去,在兰州只能当废铁卖,怎么办?
正在他焦头烂额的时候,李爽出现了,商量着按照每吨货物一半的价钱收购他们的产品,那厂长虽然知道是李爽捣的鬼,但还必须感激他,一个劲儿谢他。就这样,李爽把整车的货物转手再次卖给那家煤矿配件厂,一下子赚了好几万。
兰州的煤矿配件厂隶属于一个煤矿,是国有大型企业,自然不在乎这点小钱。而这次倒手买卖也让李爽尝到了甜头,所以后来他只要能要到东西,就来者不拒。在别人眼里明明是赔本的顶账货物,他愣是敢接,接过来后以高得离谱的价格倒手卖掉。几年时间里,李爽的企业的收益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大。
他的机械厂效益越来越好,县里的罗然县长那时还是副县长,和李爽接触几次后,果断地为他排忧解难,提出要搞试点,搞改革企业。几次磋商密谋后,李爽在罗然的帮助下,顺利实现了企业性质的转型,集体企业摇身一变成了李爽个人的企业。自然,李爽也知趣地给了罗然一大笔数目惊人的茶水费。也就是那时候,罗然和李爽确立了铁杆儿关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金钱开。李爽的钱,多到数不过来了。
他将企业名称改为"鼎盛煤矿配件厂",光明正大地过起了个企老板的瘾。
虽然他通过办企业挣到了不少钱,但他从不支持李蓝到"鼎盛"来,而是鼓励他从政。李爽多年送礼送出了经验:在中国,权势永远比钱财高一等。有权势就会有钱财,而有钱财了并不一定会被当官的看得起。有很多时候,当官的似乎对你非常不错,那纯粹是看上了你手里的钱。骨子里从来就没有把你当人物看。所以,李爽无数次告诫李蓝:"当官才是唯一的出路。哥是不行了,咱家就全依靠你了。"他排除一切干扰支持李蓝上大学,大学毕业后想方设法安排他进了黑豆乡政府。本来想着先让他到乡镇锻炼几年,有了工作经验,找罗然给李蓝安排进县里的某个机关。可没想到,李蓝有脾气,非要在乡里干,李爽只好依着他的性子,在换届的时候,走关系想办法,使李蓝顺利地当上了乡长。
当然,李爽暗地里的活动不敢让李蓝知道,因为他太了解自己的弟弟了,如果李蓝知道李爽在暗地里活动,宁肯不会当这个乡长,也不会同意他走关系的。
虽然在一个屋檐下长大,哥俩的性格差异就是这么大。
对于办企业,李爽自有一套道理,按照他的说法,办企业就是下象棋。很多象棋高手,最后往往输得很惨。究其原因,主要是太精通。李爽说:"对于象棋,我认为,千万不可太精通。因为一旦精通了就很难找到对手,找不到对手就特别容易得意。而一得意,就会看不起别的棋手或者直接不再跟别人下,最终就会忘记了棋路,但心里还以为自己很在行。"很多人就是这样,明明一生一事无成,却误以为缺少机遇。实际上,就是太聪明了,看不到或者不屑于身边出现的机遇,最终庸庸碌碌度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