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亡魂鸟 三(2)

亡魂鸟 作者:王跃文


  “你说得很对啊。”陆陀感叹道。
  
  维娜突然问:“陆先生,你真的打算做自由写作人了?”
  
  “难道这是个问题吗?”陆陀笑道。
  
  维娜说:“我今天在家收拾东西,无意间翻到一张《荆都晚报》,上面有一位作家的文章,叫《常识性困惑》。半年以前发的吧?我当时读了,觉得这个人很有骨气。我就把报纸留下来了。他同你的情况差不多,也是脱离官场做自由写作人。”
  
  陆陀说:“是吗?”
  
  “我把报纸还带了来呢。”维娜说着就从包里取出报纸。
  
  “我看看。”陆陀说罢,接过报纸。
  
  终于逃离官场,可以过一种自由自在的读书写作生活了。尽管自由是有限度的,自在还需自寻心境。有道是“英雄到老皆皈佛,宿将还山不论兵”。幸好我既不是英雄,又不是宿将,只是在官场迷迷糊糊地走了一遭,仍有许多懵懂之处,拿来说说,图个快活。
  
  记得刚踏进官场,对一个名词的感觉特别深刻,那就是:印象。而且据说最要紧是第一印象。好心的同事告诉我,谁谁本来很有才干,就因为某某偶然事件,在领导那里落了个不好的第一印象,他就背时倒运;谁谁就因为年轻时的一件小事,在领导那里印象坏了,一辈子就再也没有出头之日,直到退休都还是个普通干部。这些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是我可以看见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是一副落魄不堪的样子。刚参加工作时,我还很有些抱负,总想有所建树,便处处谨慎,事事小心,唯恐领导对我的印象不好。慢慢地,我好生困惑,发现这印象之说真没道理:那些所谓领导,嘴上那么堂而皇之,而知人用人怎么可以凭他的个人印象呢?原来官帽子不过就是他们口袋里的光洋,想赏给谁就赏给谁,只看你是否让他看着顺眼!
  
  老百姓说得激愤:中国最大的法不是宪法,而是看法。尽管这是极而言之,却实在道尽了官场很多失意者的无奈和辛酸。所谓看法,也是我困惑的一个词儿。看法多是用作贬义的。官场上,你跟谁透个风:某某领导对你有看法了,这人准被吓个半死。看法坏了,你再怎么兢兢业业洗心革面都徒劳了。领导们总相信自己是很英明的,不太会轻易改变自己对人的看法。宪法太大,一般人也难得去触犯。刑法或别的法,判得容易,执行却难。目前无法兑现的法律判决多着呢!而看法却是现碰现,领导今天对你有看法了,明天你怎么做都不顺眼了。看法会让你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好。
  
  还有就是组织,也让我大惑不解。组织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某某领导要重用你,说是组织需要;某某领导要修理你,也说是组织需要;某某领导想把你晾起来,同样说是组织需要。你若不想任人宰割,准备摆在桌面上去申诉或控辩,他们会说你不服从组织意见,或说你对抗组织;而你私下发发牢骚,却又是搞非组织活动了。有些人就有这本事:把什么事都放在名义下,弄得堂而皇之。无可奈何,官场中人都是组织内人,纵有满腹委屈,只要别人抛出“组织”这个词,他们只好隐忍了。面对冠冕堂皇的组织,他们只得失语。
  
  所谓尊重领导,我也是颇为质疑的。我没见过哪个文件或法律上规定下级必须尊重上级,而这却似乎是官场铁律。我虽然迂腐,却并不是凡事都去翻书的人。只是耳闻目睹了很多所谓领导,并不值得尊重的。就像眼镜不等于知识,秃顶不等于智慧,修养差不等于性子直,肚子大不等于涵养好,官帽子高并不一定就等于德才兼备,令人尊重。近年来倒了很多大贪或大大贪,他们八面威风的时候,一定早有人看透了他们,并不从心眼里尊重他们,只是他们掌握着别人的饭碗,人家奈何不了他们。往深了说,这尊重领导,骨子里是封建观念。因为笼统地说尊重领导,往下则逐级奴化,往上的终极点就是个人崇拜。人与人之间,当然是相互尊重的好,但值得尊重的是你的人品和才能,而不是你头上的官帽子。
  
  凡此种种,在官场,都是常识,人人都自觉而小心地遵循着,我却总生疑惑,拒不认同。这德行,在官场还待得下去?还是早早逃离的好。
  
  陆陀低头看报,维娜便默默地望着他。她的头发往后拢着,只用发夹松松的卡着。头发很黑,黑得一头寂寞。
  
  “他的小说我看过,不错。”陆陀叹道。
  
  “很惭愧,我没有读过他的小说。”维娜问道,“陆先生,像他这样写作,有人恨吗?”
  
  陆陀笑笑,说:“肯定有人会恨的。这位作家很坦荡,我曾见过关于他的报道。他说大凡恨我的,无非两类人,不开明的和不正派的。恩格斯说,马克思也许有很多敌人,却没有一个私敌。他说他不是自比马克思,但完全有这个自信,他也没有一个私敌。”
  
  “这种人,不多了。”维娜叹道。
  
  陆陀摇头说:“明白的人还是很多,只是人们都习惯把自己包裹起来。我们不说这个了吧。”
  
  “你说话的神态,有些像郑秋轮。只是他比你长得黑。”维娜说。
  
  “是吗?”陆陀有些不好意思,笑得很不自然。
  
  两个人随意聊着,慢慢地就说到了北湖。包厢里的灯光是玫瑰色的,维娜显得特别的白。陆陀原先总以为她的白,是因为活动太少的缘故。她的白是那种生气勃勃、清香四溢的栀子花的白。听着她缓缓的讲述,他似乎真的感觉到有股栀子花的清香,从她的方向无声无息地弥漫过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