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那辆三菱越野车呢?我们不是买过来了吗?”
“是买了,车早就被拆了,卖到了外地的废品收购站。而且是分几次卖了好几个地方,外人根本没有办法把它凑齐。拆了之后,朱文标到公安机关报失的。”
听到这句话,袁明海点点头说:“明亮,你办事要是都能这样动脑筋就好。你看,车子的事就处理得非常漂亮。你想法联系一下朱文标,一定要密切关注他的动向,必要的时候,你要把事情做干净。千万不能再出娄子了。”
“哥,我知道,我会把事情办好的。”
袁明亮走后,袁明海打了个电话给国土资源局的执法大队长汪传荣。“汪大队长,你好!现在有空没有?”汪传荣说:“你袁总有事情嘛,没空也得有空,有何贵干,请说。”
袁明海打了个哈哈,说:“也没什么事,就是很久没有看到你了,想请你喝茶。两个人一起好好聊聊。”
“喝茶去是吧,行,我就来,在什么地方?”
“还能是哪里,就在我们公司旁边的‘缘聚茶楼’吧,那里环境比较好。”
汪传荣说:“是啊,那里的妹子一个个都特别漂亮,要身材有身材,要脸蛋有脸蛋。不过,袁总,我认为那里的姑娘们最好的地方不在身材,也不在脸蛋。”
“呵呵,那请汪队说说,最好的地方在哪里?”
“袁总,你别想歪了,那里的姑娘们最美的地方全在气质,每一个人的气质都非常不错,这是我们河阳很多茶楼都比不上的地方。”
“那行,现在我们就过去,要不要我去接你?汪队。”
“不用,我自己开车过来。啊,对了,袁总,要不要把土地储备中心的陈向阳叫来?”
“这个得听你汪队的啊,如果你觉得方便就叫吧。如果不行,我下次再请他。”其实,袁明海早就安排好了,请完汪传荣就请陈向阳。
汪传荣马上听出了袁明海的意思:“那行,我谁也不叫,就咱们两个人好好聊聊。”
袁明海的工作基本上就是吃饭、喝茶、娱乐,他说这是中国式生意场。吃饭是中国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交际手段,即使是在最偏僻最落后的乡村,这一风气仍然很浓。哪一家要建个房子,请村里人吃顿饭,村主任签个字,村里这一关就过去了。城里更不用说,请人办个什么事,最起码就得一顿饭。袁明海却不是这样,刚刚发展的时候,他是碰见什么事就请什么人。后来大家熟了,他照样时不时有事没事地请大家吃顿饭,联络一下感情,所以要办事的时候,只一个电话就解决了。
袁明海在吃饭上舍得花钱,很大方,从不小气。他在公司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有人到他的办公室来,每天都有客人在公司吃饭。他不在办公室的时候,基本上就在各个单位转,跟这个领导坐一会儿,跟那个领导聊一阵子。到吃饭时间了,就请人家吃顿便饭。当然,也有别人请他的时候,但大多是他请别人。
有人曾经问他:“袁总,你公司里吃吃喝喝的费用这么多,全是你私人的钱,你就不心疼?”
袁明海笑着问了那人一句:“你听谁说过,哪个家庭是因为客人多了而被吃穷的?客人多了,生财的路子才多,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我袁明海能有今天,就是因为朋友们肯帮忙。”
有一次,市文化局的一位股长到明海公司联系企业文化建设,那位股长在这之前跑了五家企业,没有一家表示支持,不是推说公司业务忙就是推说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再不就说经费紧张。反正就是不想搞这些。谁知他怀着一种试试看的心理到了袁明海公司之后,袁明海不但没有反对,而且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是买了,车早就被拆了,卖到了外地的废品收购站。而且是分几次卖了好几个地方,外人根本没有办法把它凑齐。拆了之后,朱文标到公安机关报失的。”
听到这句话,袁明海点点头说:“明亮,你办事要是都能这样动脑筋就好。你看,车子的事就处理得非常漂亮。你想法联系一下朱文标,一定要密切关注他的动向,必要的时候,你要把事情做干净。千万不能再出娄子了。”
“哥,我知道,我会把事情办好的。”
袁明亮走后,袁明海打了个电话给国土资源局的执法大队长汪传荣。“汪大队长,你好!现在有空没有?”汪传荣说:“你袁总有事情嘛,没空也得有空,有何贵干,请说。”
袁明海打了个哈哈,说:“也没什么事,就是很久没有看到你了,想请你喝茶。两个人一起好好聊聊。”
“喝茶去是吧,行,我就来,在什么地方?”
“还能是哪里,就在我们公司旁边的‘缘聚茶楼’吧,那里环境比较好。”
汪传荣说:“是啊,那里的妹子一个个都特别漂亮,要身材有身材,要脸蛋有脸蛋。不过,袁总,我认为那里的姑娘们最好的地方不在身材,也不在脸蛋。”
“呵呵,那请汪队说说,最好的地方在哪里?”
“袁总,你别想歪了,那里的姑娘们最美的地方全在气质,每一个人的气质都非常不错,这是我们河阳很多茶楼都比不上的地方。”
“那行,现在我们就过去,要不要我去接你?汪队。”
“不用,我自己开车过来。啊,对了,袁总,要不要把土地储备中心的陈向阳叫来?”
“这个得听你汪队的啊,如果你觉得方便就叫吧。如果不行,我下次再请他。”其实,袁明海早就安排好了,请完汪传荣就请陈向阳。
汪传荣马上听出了袁明海的意思:“那行,我谁也不叫,就咱们两个人好好聊聊。”
袁明海的工作基本上就是吃饭、喝茶、娱乐,他说这是中国式生意场。吃饭是中国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交际手段,即使是在最偏僻最落后的乡村,这一风气仍然很浓。哪一家要建个房子,请村里人吃顿饭,村主任签个字,村里这一关就过去了。城里更不用说,请人办个什么事,最起码就得一顿饭。袁明海却不是这样,刚刚发展的时候,他是碰见什么事就请什么人。后来大家熟了,他照样时不时有事没事地请大家吃顿饭,联络一下感情,所以要办事的时候,只一个电话就解决了。
袁明海在吃饭上舍得花钱,很大方,从不小气。他在公司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有人到他的办公室来,每天都有客人在公司吃饭。他不在办公室的时候,基本上就在各个单位转,跟这个领导坐一会儿,跟那个领导聊一阵子。到吃饭时间了,就请人家吃顿便饭。当然,也有别人请他的时候,但大多是他请别人。
有人曾经问他:“袁总,你公司里吃吃喝喝的费用这么多,全是你私人的钱,你就不心疼?”
袁明海笑着问了那人一句:“你听谁说过,哪个家庭是因为客人多了而被吃穷的?客人多了,生财的路子才多,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我袁明海能有今天,就是因为朋友们肯帮忙。”
有一次,市文化局的一位股长到明海公司联系企业文化建设,那位股长在这之前跑了五家企业,没有一家表示支持,不是推说公司业务忙就是推说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再不就说经费紧张。反正就是不想搞这些。谁知他怀着一种试试看的心理到了袁明海公司之后,袁明海不但没有反对,而且表现出很大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