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满
人们常说“小满小满,麦粒渐满”,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子粒渐渐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是收获的前奏,也是炎热夏季的开始,更是疾病容易出现的时候,这个时候一定要有“未病先防”的养生意识。
此节气是皮肤病的易发期,所以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蛇肉、鲫鱼、草鱼、鸭肉等;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
9.芒种
我国江西省有句谚语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这是在讲芒种夏至时节人们都非常懒散,甚至走路都没精神。这是因为入夏气温升高,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增加,湿热弥漫空气,致使人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排出,所以人们多会感觉困倦、委靡不振。要改善这种懒散的状况,首先应该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这样才能使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另外,要晚睡早起,多多呼吸自然清气,适当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中午还可以小憩一会儿以消除疲劳。
10.夏至
顾名思义,“夏至”就是暑夏到来的意思。民间有“夏至一阳生”的说法,就是说在夏至日虽然天气炎热,阳气达到极致,但阴气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滋长,此时人体极为脆弱,很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夏至时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的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
11.小暑与大暑
小暑过后,天气变得越来越热,迎来大暑。中国民间还有句俗话,叫“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就是说冬天不在石头上久坐,夏天不在木头上久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季节中,温高湿重,在露天久放的木头,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其实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就会有害健康。所以,夏季在室外乘凉散步的时候,最好不要在木椅子和树桩上久坐,以免寒湿侵入体内。
大暑这个节气,炎热的程度到达高峰。中暑人数明显增多,当出现持续6天以上最高气温高于37℃时,中暑人数会急剧增加。心脏病、糖尿病和前列腺病患者,在此节气中要分外小心。
12.立秋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这时候天气仍然很热,但是已经没有夏天的湿度大,因为秋天的气候特点是干燥。按照中医的理论,立秋后肺的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这个节气要注意内心平和宁静,保持心情舒畅,切忌悲伤忧虑,即使遇到伤感的事情,也应该主动予以宣泄,以避免肃杀之气,同时还应该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起居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可以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太过。
民间流行“贴秋膘”之说,夏天天气热,胃口差,人免不了会变瘦,瘦了当然需要“补”,“以肉贴膘”在老百姓中最常见。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