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扯到正题上,田云舒也收起了脸上的笑容,说道:“方总,实际上无所谓懂不懂信息化,我自己的体会是:信息化只是个手段,它是为管理服务的,如果站在管理的角度看信息化,就会感觉非常简单。但是如果站在技术的角度看信息化,就会越看越糊涂,反而是缘木求鱼了。在管理方面您是专家,所以对信息化的认识只要站在‘如何解决我的管理问题’这个出发点上,所有的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方云义沉默了一会,思考着老田的话,伸手拿过老板台上的一个真皮本子,开口问道:“田总,能不能再详细的说说管理和信息化的关系?”
田云舒喝了口水,笑了笑说道:“我进咱们厂区的时候,从停车场到这座办公大楼,大约有300米左右的距离,厂区的马路上靠内侧有一道黄线,黄线距马路边大约50-60厘米,包括来访的客人在内的所有人,只要是步行就要求在黄线以内,这样大家就不得不排成一个纵队前行了。为什么这样做我不清楚。我想一定有原因,不过我想问方总一个问题。”田云舒端起茶杯,眼睛注视着方云义。
方云义没太理解老田的意思,疑惑的说道:“黄线是我要求划的,从小里说是防止上下班时堵塞车道,影响发货。从大里说,也是希望提高大家的纪律性。工厂吗,素质良莠不齐,有些强制性的措施帮助大家培养习惯也是必要的。”
杨耕去过国内一些大的知名企业,知道在国内很多制造业企业也是这样做的,这种做法这两年可谓风靡一时,算是比较时尚的管理方式,估计方云义也是在跟风。不过杨耕内心并太不认同这种做法,他隐约觉得这和人性中某种东西有些冲突。不过这又被很多国内大企业的老板冠以 “增强执行力”的名义,成为很多企业趋之若鹜的管理方式。
田云舒放下茶杯,一字一句的说道:“方总,你说的对,实际上那条黄线就是信息化,你的这个规定就是管理。没有黄线,你的这个管理要求就不会有效的执行。没有你的管理规定,再多的黄线也是形同虚设。”
方云义又沉默了一会,点了点头,说道:“你的意思是信息化即是对管理手段的扶助,也是对管理流程的固化。但是管理本身还是管理者自己的事情,不是信息化所能代替的,不知我理解的对不对?”
田云舒脸上又恢复了灿烂的笑容:“您说的太对了,我刚才说只要从管理的角度理解信息化,所有的困惑都会豁然开朗,尤其是对您这样一位管理方面的专家来说。信息化和管理的关系其实永远都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而管理的目的最终是由您来确定的。”
方云义微微点了点头,对田云舒的话表示赞同。低头在本子上记了一下,杨耕不清楚他赞同的是信息化和管理的关系,还是“由您决定”这四个字。回头瞄了一眼李富强,发现他正在凝神听着田、方两人的对话,不时地在本子上记着什么,脸上露出专注的神情。看到这些,杨耕彻底放了心,因为这两个人之间的对话,肯定会对李富强在心理上产生影响。尤其是方云义对瑞和的态度,一定会影响到李富强对瑞和的判断。
两人的谈话开始渐入佳境,方云义接着说道:“田总说得对,利民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有很多地方的确需要改变了,不过老企业,很多事情积重难返,改变起来难啊,方方面面的阻力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