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旭东和孙友元开始撬棺盖,半天都没撬开。时间已到正午,好好的天却突然变脸,明亮的天空忽然阴沉下来,继而又裂开了口子,散成一块一块的,一团团铅色的云从那些裂口里漏出来,在空中笨重地游移、碰撞,昏暗到让人窒息!
雨点下来了,越来越密集。
“是不是这悬棺动不得呀,老天这么不配合!”番茄问。
吉娟说,做考古这一行的,从来不相信这些,什么墓都敢下手!
余旭东和孙友元往下撤。
待两个人下来,大家抬着两把剑,往帐篷那边走。
幸亏帐篷没收起来,要不,眼下趁搭的话,非淋成落汤鸡不可。
在帐篷里休息了一会儿,喝了水,两个美女开始给大家分发吃的,下着雨,没法烧火烤食,只能将就吃冷的了。每人一块巧克力,一大块阆中出产的“张飞牛肉”和一个白糖蒸馍。这一次,我们把阆中特产“张飞牛肉”和白糖蒸馍带得最多。张飞牛肉的表皮一片漆黑,可是用刀切开,吃起来却香气扑鼻。在家里,每次经过张飞牛肉店的时候,都看见有人扮成黑脸大胡子的莽张飞端着丈八长矛在那里挥舞。于是我对这张飞牛肉也就颇有好感,在我的建议下,这一次出来足足带了20袋。而白糖蒸馍的优点却是放半个月都不会坏,比面包耐储藏,面劲而味甜,所以带了10打。吃下这两样好东西,我顿觉精神百倍。
可是面对如此可口的好玩意儿,余旭东和孙友元却不感兴趣,把吃的放在一边,却在地上摆弄起那两把剑来。
孙友元拿出皮尺和弹簧秤开始测量,吉娟放下食物拿起纸笔记录,两口子配合相当默契。
测量一番后,孙友元开始报数据,长的那柄剑长厘米、剑身最宽处厘米、尖部最窄处厘米、重公斤。短剑长约厘米、重公斤。两把剑的剑身上都没有明显的图案。
孙友元说,从剑身上的铜绿和氧化层来看,两把剑都是青铜材质,年代并不遥远,可能是明代或清代的,甚至于是民国初期制造的。这两把剑可能用于祭祀,或宗教人士作法使用,寓意为镇邪、驱妖除魔等,一般吊在塔顶或道观屋脊上。
余旭东则说,从工艺看,这两把剑可能是元代以前制造的,而且从上午对悬棺的考察来看,这具棺木距今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怎么可能这么古老的悬棺上插两把这么年轻的剑呢?
孙友元说,要弄清两把剑制造的准确年代,那就只有带回去用元素测量的办法来确定了。但不管其时间长短,究其用于祭祀而非用于征战而言,也是非常特别的,值得研究。
余旭东说,这两把剑堪称“巴蜀一对奇剑”。
10
下午三时许,雨停了,虽然天空仍旧阴沉,但余旭东说,可以作业了,要在神农架等阳光灿烂的日子,近似于痴人说梦。
这一次,两个人爬得都比较熟练。上去后,一鼓作气撬开了棺材盖子。我从望远镜里看到,孙友元惊呆了!
强烈的悬念一下撑满了我的内心,便急切地通过对讲机问孙友元,棺材里究竟有什么?
“女尸!”孙友元喘着气说。
“保存得是否完好?”
“挺让人惊讶的!”
“说具体一点!”
“别急,我们准备把她运下来,你一会儿看吧!”
“是不是连棺材一起吊下来?”
“你脑子进了水还是咋的?这棺材几百斤,就凭我们这几个人,这几样工具,能吊得下来?就是只吊这具女尸下来,都得花上五六个小时,使出我们吃奶的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