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想事,才会在工作中闲来无事(2)

8小时工作,24小时思考 作者:黎靖


在以往,我们公司是很少招收应届生的,可这一次,我决定给他一个机会。因为我相信,由小见大,一个主动找活干,主动为公司考虑的人(尽管现在他还不是公司的正式职员),没有工作经验,他会主动去学习、积累的。也许刚开始他工作起来不如那些已经做熟了的老员工,可是几个月后呢?一年后呢?“眼里有活”的人比那些吃老本、享现成的人经受的锻炼要多得多,进步也要快得多。后来的事实证明了我的判断,只过了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很快成为了我的得力助手。

“眼里有活”是因为“脑中想事”,在工作的时候,只要你愿意花心思去思考,总会发现自己其实还有很多事没有做,还有很多事做得不够好。没有哪个集体是愿意养庸人、闲人的,让自己的脑袋和手脚不断地去忙碌,在忙碌中进步,把工作做得更好,一切都不会白费的。

2.图省事,所以就敷衍了事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轻松一点,这是一种动物本能。一头狮子只要能吃饱,它才懒得去看那些斑马羚羊一眼呢;一匹狼只要肚子不饿,宁肯躺下来睡大觉……人也是如此,谁愿意没事找事呢?

因此,很多人在对待自己的工作时,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能躲则躲,能推就推,实在推不开、躲不掉了,就敷衍了事。他们的口头禅是“混口饭吃”,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能“交差了事”。

可恰恰相反,但求无过,从长期和整体来看,正是工作中最大的“过”;想躲想推,到头来还是会被别人“反弹”回来;混口饭吃,这口饭吃不香,也吃不长;交差了事,却总是被上头驳斥,只好从头再来。

事实上,一个出类拔萃的人,一个脱颖而出的人,恰恰是因为他们克服了这种天然的惰性。他们在做一件事情时,想的不是怎么交差,而是怎么能做到位,做得别人竖起大拇指;他们是在开拓自己的事业,而不是在混饭吃;他们主动承担各种各样的艰难工作,因为他们知道,“自找麻烦”才能“自我提升”,承担重任是因为有人相信你、培养你;他们不怕犯错,只怕犯了错却没收获,犯了错却不知道如何改正。

3.事不关己,所以就高高挂起

在一个组织集体当中,需要一个合理的分工,你干什么,他干什么,各司其职,也各负其责,这样才不会掉链子,不互相扯皮推诿,把工作顺利地推进下去。

你是一颗螺丝钉,需要钉在自己的岗位上。

但,这并不是全部。一个由人组成的集体和由零件组成的一台机器并不一样。集体的运转,既需要分工,更需要合作。你既需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还需要看到别的岗位,你的工作是否能和他们的衔接得上,是否对他们有帮助。

很多人在工作中所抱的态度,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只要做完了自己分内的事,别的一概漠不关心。可事实上,在一个组织集体当中,所有的工作都是有关联的,对别人的工作漠不关心,同样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举个例子,在一个广告公司内,策划人如果对摄影、设计、文案工作从不了解,那么他做的方案再有创意也可能只是个空中楼阁,因为实现不了,或者出来后的效果和他原来的想法大相径庭。

我曾经招聘过一位编辑,从他的学历来看,重点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可谓“根正苗红”,从专业能力上来看,文字基础不错,一篇论文写得四平八稳。可是来上班有一个月了,单位二十来个同事他只认识本部门的几个人,每天只管闷着头看上面分给他的稿子,至于这稿子的来龙去脉完全不问,公司里行政、财务、发行、排版、印制等工作他完全懵然无知,最好笑的是,有一天他居然在QQ上问我,咱们单位的名字叫什么?

后来,别的编辑熟悉了策划、编辑、印刷和发行各个流程环节,很快就能够独立运作一个项目,在职位上得到了提升,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而这位老兄却还是干着原来的那个审校工作,因为他关心这个,也只懂这个。而且就这个工作他也常常干得与别的部门起冲突。比如说在看胶片的时候,他会因为一个划痕,或者一个错误让制作人员重新出片。他不知道,那个划痕只要不在网点(印刷术语)上就没关系,有些错误是可以采用挖补胶片的方法弥补,完全没必要浪费时间和金钱重新出片的。因为他不懂一些其他岗位工作的简单常识和程序,所以常常和别人较劲,既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精力,出版项目也被自己拖后了。

一个抱着不想事、图省事、不关我事的态度来工作的员工,是永远不会有进步的,也不会有人会喜欢这样的员工。闲来无事,不能说明你的工作都做好了,而恰恰说明你还有很多工作根本就没有想到,自然也就不会做到。也提醒一下那些工作中的“闲人”,别以为这是好事,实际上,你离彻底的“休闲”已经不远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