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镇上的黑帮(一)(3)

羌地禁书 作者:马高


“哦,我们是来这援建的志愿者,看到这么一个好好的砂场不开工,有些奇怪。”

“赵大头是刑警大队队长陈锋他小舅子,”听到他们说自己是志愿者,老头儿的疑心就没了,“何二是城里面的扛把子,两个人因为这个事情闹翻了好久了哦。”

“因为钱哇?”李庆川问道。

“是撒。”老人继续回答道,“原来这里没有采砂场的。前些年省上面来过一个考古队,说这水底下埋的有东西,后来好像出了啥子事情,死了几个人,考古队就回去了。然后5月份又来了一个,结果还没有搞就又地震了。然后就决定不挖了,搞成采砂场……”

“你们两个人,搞啥子的!”就在这时,旁边传来的一个声音喝断了老头儿的话。

李庆川抬头望去,两个混混打扮的人正向这边走来。

“你们来这儿看啥子?”两人中的一人没好气地问道。

“兄弟,我们不干啥,就是来看看。”李庆川陪着笑脸回答道。

“没啥子好看的,走,快走!”那人下了逐客令。

“好,好,这就走。维娃子,走了。”李庆川向旁边的程大维说道。

程大维的脑袋自然不傻,虽然不是四川人,但他还是马上反应过来了李庆川的“维娃子”叫的是自己,旋即跟着李庆川向马路走去。

走在马路上,李庆川若有所思地说道:“怎么什么事都能跟考古队扯上……我觉得那神神秘秘的C叫我们来着,绝对是另有原因的。不过就这地方,还有什么古迹啊?”

“营盘山啊。”程大维回答道,“营盘山你都不知道?营盘山就在茂县境内,是古代蜀国在与外界交流上的一个重要的节点。”搞电子出身的程大维,说话时总少不了科技词汇。

“节点是什么意思?”李庆川问道。

“中国西南的横断山区,不仅以其高山峡谷相间这一独有的地势特征而闻名于世,同时还是连接黄河及长江的重要文化走廊和民族走廊,民族学上称其为藏彝走廊或氐羌走廊。在这个走廊的六条南北流向的大河水系中,尤以岷江最为重要。而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岷江上游。而茂县自古就是岷江上游地区的文化、政治和地理中心,前些年,考古队员们在这里发现了营盘山文化。”

看到李庆川有了兴趣,程大维接着说道:“营盘山就是前几年在这里挖掘出的一个大型古蜀文化遗址。从考古发现的巨型祭祀广场上来看,这里曾经有过非常繁荣的过去。另外,这附近还出土了超过5万座新石器时代的石棺葬——靠,死的人真多。而在营盘山附近,当年的那帮家伙也发现了数十个差不多年代的部落遗址,大致分布在茂县周围的松潘、理县,还有这次地震挨得最惨的汶川县境内。它们共同构成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上游地区最大,也是最早的大型中心聚落。不过营盘山呢,是这些遗址中最大的一个。所以说,营盘山毫无疑问是我刚才所说的氐羌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举个例子说吧,营盘山在氐羌走廊中的地位,类似于楼兰在河西走廊中的地位。明白了吧?”

“差不多,不过,你怎么连这些都知道?”李庆川越来越觉得面前这个小孩不可小视了。

“你平时上网,是不是只玩劲舞团啊?”程大维的脸上露出了鄙视的神情,他说道,“维基百科啊,想你也不知道吧?就是网络百科全书。只要你在维基百科里找到‘茂县’的词条,你就能了解到这些基本信息。除此之外,在‘茂县’这个词条下面,维基百科还会列出很多相关词条,而每一个相关词条里,还会有进一步的不同词条。你只要把这些相关词条通通浏览一遍,这个小县城的情况你就掌握得八九不离十了。当时在刘思的别墅里,我查找资料后,就发现这个城市在很多时候都会与文物古迹沾上关系。所以我特地把茂县境内所有的与古文化相关的遗址信息都记了下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