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日益推进的工业进步,出现了思考历史发展轨迹的新思潮。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历史是一种轮回,即一系列场景的循环往复。例如圣经中谈到了战争与和平、丰收与歉收的交替,却没有谈到“进步”。波斯、希腊以及罗马的兴衰更是让人联想到帝国与文明的沉浮轮回。然而,科学的出现以及科学让工业开花结果的能力改变了这种观念。于是启蒙运动直接催生了经济发展的理念,那时“有用的知识”即如今我们所谓的科学技术成为人类社会持续进步的源泉。
凯恩斯所谓的“漫长的停滞黑夜”终于结束了。从1820年开始,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开始起飞,并以每25年增长50%的平均速度增长。
经历得越多,普通美国人的期待也就变得越多。马克思指出,经济增长及社会的开放创造了美国高效的社会流动性,这是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欧洲所不具备的。但是,马克思担心这会阻碍社会主义革命的脚步。对于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他不无焦虑地写道:“尽管阶级已经存在,但是并没有固定下来。它们的特征也在持续流动的状态中不断变化。”他的同事恩格斯在19世纪80年代也观察到,美国似乎不存在.“永久的无产阶级”。
如果有工人的餐桌足够丰盛到导致资本主义繁荣的时候,有移民寻找到机会为家人创造更好生活的时候,那么也必定会有挫折及痛苦的时候。1837年席卷整个国家的大恐慌发生之后,霍勒斯·格里利霍勒斯·格里利(Horace.Greeley,1811—1872),美国著名报人、政治领袖。其激烈的新闻散文式社论帮助推进了废奴事业,改善了工薪阶层的生活状况,使自耕农免费获得了耕地,推动了禁酒、高关税以及查尔斯·傅立叶的乌托邦社会主义的发展。他让“到西部去,年轻人!”这句口号广为流传。——译者注...“到西部去,年轻人!”的口号成为最初的职业建议。在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至少出现了5次重要的经济恐慌或萧条,分别发生在1873年、1884年、1890年、1893年和1907年。发生在1893年的大萧条尤为严重,失业率曾一度高达18%,截至1895年,大部分人的收入首次跌至1880年年初时的水平。
这些运势的逆转为今天的讨论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因为受它们影响,很多人开始反对经济进步的主流信仰,并提出了至今仍受推崇的替代理论。19世纪后半叶,在经历了长期令人痛苦的价格跌落后,广大的农民最先觉醒。同独立的工匠和手工业者一样,农民发现自己的经济地位正在被一些无法控制的力量(大企业、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等)侵蚀着。美国人自给自足的信条似乎不再可行。托马斯·杰斐逊、安德鲁·杰克逊及亚伯拉罕·林肯所倡导的、支撑向上流动的各种社会优势已无法保护这些人免受冲击。所以他们就自发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