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中国把出口作为保增长、保就业乃至强国富民的大战略,不断采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零地价、税费减免等强力政策给予扶持,出口也确实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中国制造”充斥世界的每个角落。一场西来的金融危机刺骨寒风,一夜之间让我们的许多出口加工型工厂倒闭。近年来持续顺风顺水的“中国制造”,开始感受到“逆水行舟”的艰难。
美元“拖垮”中国出口
《华尔街日报》网站于2009年1月14日发表标题为《美元“拖垮”中国出口》的文章,文章称,美国由于美元弱势而使自己的出口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一枝独秀,中国由于使人民币汇率僵硬地对美元保持稳定而将面临极其严峻的出口局面。
文章摘录如下:
如果说谁是当前这场全球性贸易大滑坡中的相对赢家,那就是美国。请看下列数据:
中国11月份出口较上年同期下降2.2%;
日本11月份出口较上年同期下降27%;
韩国11月份出口较上年同期下降19%;
中国台湾地区11月份出口较上年同期下降23.3%;
德国11月份出口较上年同期下降11.8%。
据《华尔街日报》计算,英、法、意三国11月份出口较上年同期的降幅与德国大体相当。
美国2008年11月份的出口呢?据美国商务部称,比上月下降了5.8%,但请看清,是比“上月”。美国2008年11月份出口1 428.0亿美元,2007年11月份出口1 423.1亿美元,如此看来,在世界各主要出口国中,美国是唯一一个11月份出口额高于上年同期的国家。
美国出口表现相对优秀的最大功臣似乎是美元汇率。虽然2008年11月欧元兑美元汇率已跌至1.27美元上下,但鉴于11月份出口所履行的合同至少也是3个月前签订的,而8月份时欧元兑美元汇率却在1.5美元上下,仍处于多年来的高点,具备如此有利的汇率条件,美国出口逆市增长也就不足为奇了。
明白了这一点,不禁更要为中国未来几个月的出口捏上一把汗。2008年8月时美元兑人民币约为人民币6.85元;而11月份时美元兑人民币则为人民币6.83元左右,也就是说这3个月期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大体保持了稳定,而人民币兑欧元汇率则追随美元出现了大幅上扬。鉴于欧元区是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仅从汇率因素考虑,未来几个月中国的出口降幅也可能会高于11月份的2.2%。
人民币兑欧元汇率至少要跌去8~11月期间美元兑欧元升幅15%的一半,即8%左右,中国未来几个月的出口形势才有可能维持2008年11月份时的局面。考虑到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的经济形势未来一段时间将会不断恶化,吸纳进口产品的能力日益降低,人民币不在目前水平上贬值10%以上,恐怕根本不足以稳定住中国岌岌可危的出口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