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外部需求萎缩。次贷危机自2007年初露端倪,愈演愈烈,2008年9月以来,演变成了“近百年来最严峻的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逐步加深,但尚未充分显现,世界经济增长继续放缓,美、欧、日等先进经济体的需求进一步减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8年11月份预计,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从2007年的5%下降到2008年的3.7%和2009年的2.2%,2009年美国、欧元区、日本经济将出现负增长;全球贸易增长率将从2007年的7.2%下降到2008年的4.6%和2009年的2.1%,2009年发达经济体的进口将出现负增长。发达国家出现了通货紧缩,进口商不敢签订大的进口订单。
上述因素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处于变化之中。自2008年8月份以来,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全球初级产品价格大幅回落,国内失业率快速上升,影响出口企业的成本因素已经大大缓解。各级政府出台了多种措施,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与此同时,央行调整货币政策,连续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取消了贷款的规模限制,出口企业的融资环境有所改善,但依然面临不少困难。自2008年8月1日上调出口退税率以来,贸易政策调整方向由2007年的打压转为刺激,政策环境有所改善。2008年下半年以来,虽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较为稳定,但由于美元升值,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大幅升值,升值对出口的影响有所加剧。与上述因素相比,外需萎缩的影响凸显,对于未来实体经济的走势判断尽管有分歧,但主流的判断均认为2009年三四季度美、欧盟、日等主要经济体增长才会触底,并且呈现“U”形走势,意味着我国出口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外部需求约束。
2009年中国出口形势极不乐观。2008年秋季广交会在会期加长、场地与摊位增加的情况下,多数出口市场和产品成交额已经明显下降。其中,欧盟、美国、日本传统市场成交额分别比上届下降16.6%、31.5%和23.9%;机电、轻工、纺织服装、食品成交额分别比上届下降12.4%、18.2%、34.4%和46.4%。另外,加工贸易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超过一半,2008年11月份加工贸易进口下降了25%,通常加工贸易进口料件3个月后复出口,意味2009年2月份加工贸易出口出现了大幅下滑。
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必须政企携手,共渡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