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走进节目组(4)

咱们的天气预报 作者:宋英杰


《天气预报》节目是怎样“炼”成的

节目组的工作不是对天气进行预测,而是运用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测的结论,做《天气预报》节目,简而言之,就是对天气预报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和电视化的表现。

每天上午8:00,节目组气象编导和电视编导都会准时出现在天气会商室里,参加全国天气大会商,这是由中央气象台牵头组织的,全国各省市区的气象局共同参加的大讨论,针对当前的重大天气事件,根据大家的意见汇总出一系列主导性结论(见图3-21)。

如果不是气象专业人士,很难听得懂他们在讨论什么,但是最后仅有的那几句结论,也无法支撑一档5分钟的电视节目。这只是节目组的编导们每天工作的起点,参加会商的目的在于:听一听专家们的结论是什么。

如何将天气说个清楚,讲个明白,这才是我们要做的。之后的上午时段,两位编导就会分头从两个角度来为下午的5分钟开始准备了。气象编导(见图3-22)会利用上午的时间分析一下最近的天气特点以及未来天气的形势,有选择性地物色晚上的节目中可能要重点提及的重大天气,在资料上进行一些储备。电视编导(见图3-23)则从社会的视角,重新来审视一下当天的天气,也许是有新闻发生的地方,需要我们来关注当地的天气,也许是某些地方的特殊天气将成为今天的天气新闻,文字、图形或视频资料由电视编导来提前准备。上午基本是一种发散型思维的工作方式。

如果将气象信息作为原始产品,提供原料的就是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气象专家的结论。那么如何将原材料加工成色香味俱全的电视节目呢?

经过一上午的准备,对原材料的粗加工已经完成,编导们基本对下午的节目框架已经了然于胸了。多年的专业积累,已经练就了他们敏锐的眼光。多年合作的默契,也会让下午的创作讨论很顺畅,往往是下午两点一碰面,大家所酝酿的信息点迅速融合(见图3-24)。

其实,气象编导使用的电脑和电视编导使用的不太一样,黑黑的屏幕上只有地图和经纬度,它叫micaps—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见图3-25),每天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身后的图形中的数据就是出自这个平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