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产生重大影响的建言献策(1)

建言中国 作者:李中印


本章汇集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不同阶层人士提出的有重大影响的建言献策18条,叙述了建言形式、建言内容、决策过程、产生成效和影响等内容。从中,可以体会出建言献策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建言献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但并不能得出结论说,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就是某人建言献策的直接结果。同样重要的是,这里说某条建言是某位人士提出的,但并不否认同时代的思想者在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的思考和贡献。

查全性:建言恢复高考

建言时间:1977年8月6日。

建言形式:在国务院科技教育工作座谈会发言,当面向邓小平提出建议,恢复高考。

建言人物:查全性,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电化学家。他是1977年国务院科技教育工作座谈会参与者之一,当时是武汉大学副教授。

建言背景:1966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从1966年起,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下放到省、市、自治区办理。高等学校取消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从此,“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十六字方针就成了中国大学录取方法。当时“文化大革命”兴起,各地方政府职能陷于瘫痪,地方招生未能按时开展,中国大部分地区高校未能招生。1972年,大部分高等学校才陆续恢复招生,招生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方式。这些学生被推荐到大学,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学习,而是“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简称“上、管、改”。这种本末倒置的指导思想,使大学教育走上了严重的形式化、政治化。在“不让一个阶级兄弟掉队”的指导思想下,所有教学都得照顾班上最差的同学,而推荐学生的最低文化要求仅仅是初小文化,也就是刚刚达到脱盲水平,许多大学为此不得不“大学变小学”。粉碎“四人帮”之后,各方面都在拨乱反正,恢复高考成为全社会的期盼。

建言的主要内容:查全性发言时说,招生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的第一关,它的作用,就像工厂原材料的检验一样,不合格的原材料,就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当前新生的质量没有保证,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小学的教育质量不高,而主要矛盾还是招生制度。不是没有合格的人才可以招收,而是现行制度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因此建议,按照高中文化程度统一考试,并要严防泄露试题。考试要从实际出发,重点考语文和数学,其次是物理,化学和外文则可以暂时要求低一点。另外,要真正做到广大青年有机会报考和自愿选择专业。应届高中毕业生、社会青年,没有上过高中但实际达到高中文化水平的人都可以报考。

决策的过程:查全性发言之后,吴文俊、王大珩、汪猷等著名科学家开始接过他的话茬,建议国务院下大决心,对现行招生制度进行改革。参加会议的邓小平问当时的教育部长刘西尧,今年改是否来得及。刘西尧说,还来得及。邓小平随即一锤定音,决定当年恢复高考。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根据邓小平指示制定的《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规定: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择优录取。由此,恢复高考成为中国全面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点。

产生的成就和影响:1977年12月16日到18日,全国有570多万人报名参加了第一届考试。1977年这一届,共录取大学本科18万人,大专生3万多,中专生约5万。1978年夏季的78级考试又有新旧考生590万,录取本科约28万。恢复高考,使得登上77级列车的人成了时代的第一批幸运儿,他们从此彻底改变了人生的轨迹;恢复高考,使得祖国的教育和科研开始步上正规;恢复高考,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第一个真正的改革,是完成得最彻底最完整的改革,也是得到拥护和支持最广泛的改革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影响最深远的改革。可以说,一条建言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本文采用的是中央电视台人物访谈的观点。另外,也有回忆文章认为,恢复高考的建议是当时的中国科技大学助教温元凯在这次国务院科技教育工作座谈会上首先提出的,时间是1977年8月4日下午,比查全性早两天。

参考文献:龙平平、张曙《邓小平与恢复高考》,《邓小平决策恢复高考讲话谈话批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张弘《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新京报》,2007年4月2日。

汤  敏:建言高校扩招

建言时间:1998年。

建言形式:上书国务院总理,建议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

建言人物:汤敏,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兼职教授,长城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左小蕾,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建言背景:1998年前后,高校大幅度扩招已成为民心所向,势在必行。一是,当时中国大学生数量远低于同等发达国家水平,18年到22岁适龄青年入学率仅为4%,当时菲律宾是31%,泰国是37%,印度是8%。广大群众普遍渴望子女都能受到高等教育,政府有责任尽量满足他们这种愿望。二是,1998年国企改革,大量下岗工人进入就业市场,如果大量年轻人参与竞争,就业将面临恶性局面。扩招也可以推迟学生就业,增加教育消费,是拉动内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三是,国家提出保持经济增长8%目标,扩招前经济增长率为7.8%,急需扩大内需,教育被认为是老百姓需求最大的,于是酝酿增加高校收费。四是,当时高校有能力消化扩招,平均1个教师仅带7个学生。五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非常重要,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建言的主要内容:一是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3年扩1倍。二是建立相应的助学政策,完善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制度。三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四是好学校多扩,差学校少扩。

决策的过程:1999年初,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向中央提出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12条建议,其中明确提出要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1999年5月,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教育部在已经下达的当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基础上,再次下达了普通高校扩招计划,使当年普通高校招生由上年的108万人增加到154万人,增长43%。1999年实际招生达到159.7万人。

产生的成就和影响:1998年我国高等学校招生人数为108万人,随着1999年全国大规模高校扩招,2006年这一数字变成504万人。短短8年,多圆了一千多万学子的大学梦。实践证明,扩大高校招生规模,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愿望,适应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对高层次、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强烈需求,有效地缓解了高考升学压力,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高校扩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迈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2006年5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高等教育工作汇报,决定根据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

参考文献:汤敏《扩招扩错了吗》,新浪网,2006年2月6日;汤敏《再谈扩招扩错了吗》,搜狐网,2006年3月14日;高鹤涛《经济学家汤敏从不后悔谏言大学扩招》,《广州日报》,2007年8月27日。

周日礼:建言联产承包

建言时间:1980年1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