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被作为一个巨大的单一经济和政治实体来治理,国门对外部世界紧闭着。城市里的商业都由政府拥有、控制和管理,叫做国有企业。那时候国企没有销售部,没有研发部。每个国企都是一个社会单位,除了给员工提供终身制的工作以外,还给他们及其家庭提供必要的社会服务,比如:住房、医疗、子女的看护和教育、生活供给等。
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绝大多数城市居民一样,海花的父母也在国企工作。她的父亲是中国第一代电子工程师之一,在一家打印机制造厂工作。她的母亲在一个进出口公司工作了25年。当邓小平宣布了改革开放计划的时候,她被任命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的委员会创始成员,这是邓小平所说的为国家“带来巨大希望”的最早的经济开发区之一。当她做出这样的工作变动之初,很多人都认为很奇怪--放着稳定清闲的工作不做,跑到距城里很远的郊区,还要重新开始创业。
海花至今仍然记得跟母亲第一次去海边的开发区参观。那时候那里就是一片荒凉的盐碱滩。母亲环顾四周,指着这看起来最普通不过的一片贫穷土地骄傲地说:“有一天这里将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地标。”
今天,她那梦幻般的预言早已成为现实。这一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几年前已经超过了天津全市的总和。这一地区的周围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填海开发,国内外公司几十亿美元的投资在不断地涌入。
在政府这一终身制的岗位上工作了几年之后,母亲再次迈出了勇敢的一步。1983年她得到香港朋友的投资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这类公司被归类为“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的改革开放初期数量很少,因为外国公司对于在中国投资相当谨慎,而且它们在很多方面也受到中国政府政策和规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