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更应用创造的眼光来对待节约,在节约上下大工夫,要前瞻地开发节能产品,为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助一臂之力。
消费者则应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平时在生活中做到不浪费,多购买节能环保型家用产品,节省能源消耗。这也是为家庭财产的积累在创造价值。
机关单位更应为能源的节约而精打细算,夏季将空调调至26℃以上,如果不用电脑就不要开,不浪费一张纸和一粒粮食。通过“节约”实现“创造”,这正是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选择。
节约应超越自身利益
这几年,宣传建设节约型社会,人们的节约意识不断强化,节约习惯不断养成。但是不少人的节约观念却存在着问题。比如,一些人在自己家里节水省电,到了单位却浪费依旧;自己请客能够因人定量,公款消费就大手大脚;一些企业要求员工节约以降低成本,却变着法让消费者浪费以达到增大销售量的目的。
为什么会如此的富有戏剧性,根本原因就在于有些人把节约囿于自己的小利益之中,能为自己省钱时,就节约;不能为自己省钱甚至可能影响自己挣钱时,就不节约。这种狭隘的“节约”,归根结底不是真正的节约。
试想,要是你乘坐的出租车为了跑里程多绕路;你出去吃饭菜点少了,服务员就摆脸;医生诱导你多买药,小病说成大病,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曾有这么一则新闻,一个农民发明了一种可以很方便地把牙膏挤干净、从而有效减少牙膏管中残留牙膏的小工具。他想通过电视台宣传一下,想把这个小专利转让给某牙膏厂,以便与牙膏配套上市。
专利有没有转让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答复却是“我们是卖牙膏的,大家都这么节约,我赚谁的钱?”难怪也有传闻,据说一些牙膏厂还故意把牙膏管口做大,以此使消费者多用些牙膏。
H纸制品厂是专门生产生活类用纸的,在它们的每一种产品的包装上都会醒目地印着这样的提示:“擦手请用一张纸”。俗话说,“卖饭的不怕大肚汉”,而卖纸的却在提醒人们要节约用纸。
企业不是慈善机构,追求利润天经地义。而H纸厂的节约没有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当节约与自己的利润发生矛盾时,依然提倡和引导节约。这是一种超越自身利益的节约观。而牙膏厂为了自身的利益,拒绝了真正能减少浪费的技术。这是一种局限于自身利益之中的节约观。
天天谈节约,人人学节约,但是真正要做到节约,就要克服自私心理,树立正确的、全面的节约意识。这是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应该培养的节约道德。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司真正赚取更丰厚的利润,同时自己也能获得更多收益。
节约延续资源生命
节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为个人节约钱财,更在于节约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有限的宝贵资源,保护已经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因此,有一个正确的节约观,对我们的生活及资源保护都是十分重要的。当节约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才能惠及自己、他人和子孙后代。
如今天然气越来越受到欢迎,一是因为天然气的价格改革相对滞后,与其他能源相比性价比更高;二是因为它属于清洁能源。我国虽然是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天然气属不可再生资源,应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应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节省天然气,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前几年,一些销售天然气的工作人员去各陶瓷厂收集、交流节能降耗的信息和经验时,遭到了用户的耻笑。用户十分不解:“你们卖气,我们用得越多对你们越有利,为什么还来帮我们搞节能降耗?”
天然气销售分公司是秉着节约的原则,免费为用户提供窑炉内壁涂料、加强型保温层和窑炉尾气余热回收等节能降耗技术。这样一来,百万元的经济效益就被节省下来了。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花了钱的东西,节约与否都是自己的事情;还有的人认为资源那么多不是我一个人就能把它用完的,没有必要节约。天然气属不可再生资源,应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从能源供应安全和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必须制定严格的节能降耗政策,节约能源。因此,树立一个正确的节约观,对于我们的经济建设和能源保护都很重要。
中国的工艺美术品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瑰宝。但是现在工艺美术品行业的原材料濒临枯竭,原产地的工艺美术企业甚至需要到外地高价回购原材料。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新疆和田玉、广东端砚石、河南独山玉等这些矿石的储量稀少。海南紫檀、鸡翅木、黄花梨树种已经罕见;湖北和四川的阴沉木、重庆的生漆存量稀少。
这是因为以前在珍稀原材料资源的无序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而造成的。一些珍稀原材料资源缺乏有效保护,因而日趋匮乏甚至断档。原材料短缺使一些传统工艺失去了原有特色,有的传统手工艺濒临失传。
为了使我们稀有的资源能得到最大化的运用,只有进行限量、限域、限时开采并科学、有序、合理地把这些有限的珍稀资源保护起来,利用起来。人为拉长这些有限资源的生命线,从而延续以这些资源为原料的传统手工艺的生命线。只有节约才能延续资源的生命,才能延续艺术的生命,节约对于我们人类来说简直太重要了。
这些年有一部分人富起来了,奢靡浪费之风就劲吹起来,很多人充满了对奢侈的渴望,对浪费的崇拜。“静以养身,俭以养德”,我们提倡节约,因为节约的也许只是一分,但是带来的利益却有十分。勤俭节约不仅仅只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来传唱,更应该作为企业的一种精神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