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节:第七章找到工具(1)

三角团队 作者:张镦亓


第七章找到工具

一个伟大的企业,首先要有一个伟大的领导。从中国几十年的现代企业史来看,每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都矗立着一个优秀的企业领袖。联想的背后是柳传志,海尔的背后是张瑞敏,华为的背后是任正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他们用自身的智慧和魅力,打造了这些中国最优秀的企业。

不难发现,这些企业能够成功,还有一个共同的原因,这就是它们的企业领导人自身都有很强的个人魅力。企业领袖的这种个人魅力,凝聚了众多愿意围绕在他身边,和他一起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努力奋斗的精英人才。

企业领袖的这种通过个人魅力凝聚人才的能力,也叫做"向心力"。在中国的民营企业里面,凡是能够做大的,几乎都离不开这样一个充满领袖魅力的领导人物。

领袖魅力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睿智、风趣、善解人意、包容胸怀等,都可以成为你吸引别人的魅力。

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为例,《福布斯》杂志对马云的形容是:深凹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个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的人。但就是这样一个马云,却让很多人在见到他第一面的时候就喜欢上了他,为什么?

借用一个仰慕马云的韩国女记者的话来说,马云是她看到过的第一个可以用流利英语演讲、有内容又有幽默感的中国企业家。而她以往采访的中国演讲者,无不"像从坟墓里爬出来,用死板语调的普通话,看着没有内容的稿子,一句一句念出来"。

这就是领袖的魅力。虽然马云不懂网络技术,但他照样可以用自己的个人魅力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十八罗汉",打造出"拿着望远镜也找不到竞争对手"的阿里巴巴。

具有同样领袖魅力的还有史玉柱、牛根生等人。在"巨人"倒塌之后,史玉柱身无分文,还欠债十多个亿,但就是在这样一种状况下,仍有大批的人愿意跟随他,希望能够"东山再起"。而之所以如此,关键就在于这些人相信史玉柱的能力,相信史玉柱仍有带领他们"咸鱼翻身"的能力。

牛根生从伊利辞职后,有大批的人跟随他出来,甚至有一些跟他关系并不是非常熟悉的人也从伊利辞职,只为来投奔他。而当时的牛根生,是个连工作都找不到的"40人员"。如果不是牛根生在伊利的时候就懂得"散财聚人",懂得经营人心,他怎么可能有如此大的个人魅力,让这么多的人来投奔他!

这些人的成功给我们一个启发:一个企业要想成功,必须要有一个具备向心力的团队;而团队的向心力,首先来自团队领导的个人魅力。

但是,如果只用个人魅力来凝聚团队的向心力,显然不是非常理智的做法。尤其是对那些希望"基业长青"的企业来说,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年龄也是有限的,如果只靠一个人的魅力去凝聚企业的向心力,势必不能长久。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原本非常团结的一个企业团队,在领袖退位后,会变成一盘散沙。

这一点,恰恰是目前中国的大多数民营企业所要面对的难题。很多第一代企业家在创业之初,完全靠个人魅力去凝聚团队;如今摊子做大了,他们也要"退位"了,该如何延续企业原有的"向心力",成为很多人的一块心病。

在某种程度上,团队也会出现这个问题。一旦团队领导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得不到别的职位上,那么团队的向心力就可能会随着领导的调离而消失,团队也从此变成一盘散沙。

为了使团队的向心力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消失,团队领导就需要找到其他工具来凝聚团队的向心力,而不能仅仅依赖个人的魅力。而最有效的工具,就是目标和愿景。

当团队内的所有成员都是围绕着目标和愿景来工作,而不是围绕着某个人来工作的时候,这个团队的向心力是最稳定的,也是最持久的。

曾经率领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队在世界杯上获得好成绩的荷兰名帅希丁克说:"领导者应该是一个把自己的目标变成整个团队的目标,并且能把团队的目标转化为自己个人目标的人。"正是由于这种认识,使得在赛前成绩不佳,媒体提出更换教练时,球员们反而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支持希丁克。显然,如果球员、希丁克及教练组没有牢固的共同点,这样的支持就不可能发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