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员工是岗位的主人(2)

职业常青 作者:邱庆剑,蒋春明,蒋安平


的角色是什么?

通过对上面两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员工们对“企业主人”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1.员工拥有岗位,岗位属于企业,因此,员工也拥有企业。

2.股东拥有企业股份,是法律意义上的主人;员工拥有工作岗位和工作机会,是事实上的主人。

3.股东按股份比例拥有企业的全部或部分,员工按责任大小拥有企业的一部分。

4.员工的角色是双重的,既是受聘用的员工,也是主人。

我相信,这样的结论,是管理者乐意接受的,也是员工容易接受的。

员工为什么会认为“股东是企业的主人”,而不认为自己是企业的主人呢?问题就在于他们心目中的“拥有”就是从法律意义上拥有,而忽视了拥有可以是全部拥有,也可以是部分拥有,可以是法律意义上拥有,也可以事实上拥有。决定一个企业命运的,是全体员工,而不仅仅是少数几个股东。能够决定企业命运,并在企业里工作的人,就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的兴衰与员工息息相关。

股东拥有企业股份,他们按照股份比例从企业分取红利。他们是理所当然的主人。

当员工进入企业之后,他就拥有了工作岗位和工作机会。一个又一个岗位构成了企业,岗位是企业的一部分,岗位是企业的“原子”,所以,每一个员工都拥有企业的一部分。与岗位相对应的权力,属于员工;与岗位相对应的薪水回报,属于员工;与岗位相对应的技能学习机会,也属于员工。只有那些没有进入某家企业工作的人,他才可以说自己“完全不拥有某家企业”。从这种意义上说,企业里每一个人都是主人。只不过主人有“大小”,这种“大小”是按责任大小来区分的。

员工也是主人,员工当然也就应该培养自己的“主人翁意识”,无论在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

相对于法律意义上的“主人”即股东来说,事实上的“主人”即员工的风险和压力都要小得多。企业没有利润,股东就没有收益,而企业有没有利润,员工的薪水通常还是一分不能少的。

员工的能力体现在岗位上,价值产生在岗位上。只有从内心深处把自己当主人,工作才有乐趣,工作出了成绩,才能够发自内心产生成就感。那些把自己与企业割裂开来的人,把企业说成“你们的企业”或“老板的企业”的人,他们每一点进步都是为别人而进步,每一份付出都是为别人付出,他们始终工作在痛苦的情绪当中。

在我的管理实践中,我发现,那些时常把“我们公司”挂在嘴边的员工,总是那些工作愉快,成绩卓越,成长迅速的员工。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最终会成长为职场巅峰人物,甚至从法律意义上拥有企业,即成为企业股东。

“老板是主人,员工也是主人”,这一理念远比“员工就是主人”更容易被员工认同。管理理念只有在被员工发自内心认同时,才会发挥它的效果。另外,几年管理实践的探索,也让我认识到:当一种管理理念显得不合时宜时,与其坚持,不如换一种更具有时代感的方式来表达;当一种思想传递方式遭遇漠视甚至抵制时,停下来思考传递方式的正确与否比固执更有价值。

我们要为“主人翁意识”正名,无论在什么所有制的企业里,“主人翁意识”都值得大力倡导。作为一名员工,要成功,就随时都不能忘记和抛弃主人身份和“主人翁意识”。很显然,那些连自己的身份都不明白的人,根本谈不上职业常青的。你也许不能决定企业的方向,但你一定可以决定你所拥有的岗位的价值。只有你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别人无法做出的业绩,你才能长久地拥有这个岗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