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如何改变他人的态度(4)

掌控他人的力量:人人都要读的心理操纵术 作者:苗一梅


找到归因习惯

只有找到归因习惯,对他人的刺激才能使用到点子上。

那什么是归因习惯呢?

归因就是对自己作出的行动或持有的态度的自我解释。比如,当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发生矛盾后,他们总要寻找这样那样的行动理由,不同的人的归因特点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

控制点:控制点分为内控和外控,内控是指行为的原因来自于自身内部,如不参加集体活动是因为自己不高兴。外控的原因是来自于外部,如不遵守纪律是因为别人的干扰。

可控性:可控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原因,如没做好这项任务是因为没有认真对待。不可控是自己不可控制的行为原因,如表现差是因为领导的偏心。

稳定性:稳定,导致行为结果的原因长期存在,如我能力差,所以活动的时候表现不佳。不稳定,导致行动结果的原因是暂时的,如我这两天身体不好,所以对待工作不积极。

从以上我们能看出,如果有的人持有的某些态度的理由是归为外控的、不可控的、稳定的因素的话,他放弃这种态度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小。相反,如果他们将某种态度的原因归为内控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原因的话,改变态度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应该知道一点:我们身边不同的人往往会在长期的活动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归因习惯,了解这种归因习惯是改变他们态度的首要条件,我们可以根据他所看重的来进行刺激。

奖励和惩罚

小贾是一个青年工人,他非常喜欢熬夜玩游戏和参加聚会,他也常常因此上班迟到。现在,他所在的工厂实行了一项新的政策,每月奖金与是否准时上班以及是否全勤挂钩。这一政策实施后,小贾连续一个月提前到岗打卡。

是什么改变了小贾的态度?我们说应该是一种奖赏的刺激,不迟到意味着奖金增多,也是一种惩罚的刺激,迟到意味着奖金的减少。

让对方明白将要获得的好处

估量一下别人若照你的建议去做,利益何在。

然后把这些利益与他的需要配合一下。当你提出你的要求时,要让别人感觉他将会因此而获益。

奖励的方式

奖励有物质的(如奖品)也有精神的,如言语鼓励或者自豪、满足感等。

给予奖励时,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其次,应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

惩罚的方式

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的。

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采用两种惩罚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这都可以促使他人改变态度。

强化理论

人们习惯从事某个行为是因为该行为伴随着某种愉快的事情,人们习惯避免某个行为是因为该行为伴随着某种不愉快的后果,比如,运动增进了身体健康,这是一种正强化,从而加强了对运动的积极态度。学生学会了不在课堂与老师对抗,是因为每次对抗都会带来不愉快的后果,这是负强化。

平时注意强化这种认识,可以达到态度一致的效果。

过度刺激

很多地方提到一种“100元说服女人的方法”。意思是,每天在同一时间打一个电话给对方,如此重复10次之后,可使最初对你抱有敌意的女人从此改变态度。

这个方法的成功的秘诀并不在于打了100元的电话,而是反复给对方打电话。

过度刺激能够带来两个极端的态度反应。

频繁地接触能改变他人的态度

假设你要去见一位客户,并设法让她对你产生好感,而设定的时间仅为一小时,至于如何使用这一小时可完全由你自己决定,你会如何使用这段时间呢?为了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时间的利用与结果的关系,我们假定有A、B两个挑战者,A将一小时分成四次,一次与客户见面15分钟;而B则集中使用一小时,即仅见面一次。这里有一个先决条件,即两人的追求方法与说词都一样,相比之下你认为A与B两人谁能获得那位客户的好感?

A采取的是分散法,当然还需考虑到时间的间隔问题。按照一般的规律,A的分散法要比B的集中法成功率高,这是通过理论研究得出的结论。因为人通常在熟悉和习惯之后才能产生亲近感。同样的时间将它分成几次反复接触要比长时间一次接触熟悉度要高。因为持续接触,容易使对方产生厌烦或脑子发木。相反,每隔一段时间接触一次,然后做适当的休息,这样,每次接触都觉得很新鲜。虽然学习与人际关系的构造不尽相同,但这种心理上的感觉与反应,无论对象是人或是物结果都大致相同。

就是说无论对象是人还是物,你对他(它)能否习惯或者能否产生好感,要看你是否常接触他(它)。比方说,本来不怎么喜欢古典音乐的人,如果?他慢慢地接触,逐渐地就会接受它,并且喜欢上它;但如果一开始就连续一小时甚至几小时让他去听,那他一定会感到厌倦,甚至会排斥它。

满灌法

就是让对方把自己最担心、最害怕的想法想象成为现实,一下打到头儿,来设想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最终使他们得到“不过如此”的感受,也就再无眷恋和犹豫了。

态度的改变是一个从旧的态度向新的态度转变的过程,是态度主体已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和意见的影响后,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过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