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背景
荣智健,这个名字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他的爷爷荣德生是中国“棉纱大王”,他的父亲荣毅仁是著名的“红色资本家”、“中国首富”,曾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因此,荣智健被贴上了“红色”的标签。
传承祖辈们商业梦想的荣智健曾三次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国首富的宝座,演绎了荣家三代中国首富的传奇,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虽然荣智健是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而登上财富巅峰的,但他的这种来自世家的背景始终和他形影不离,并让他显得更为神秘。
荣智健于1942年1月出生在上海,是荣毅仁唯一的儿子,他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妹妹。
小时候荣智健在中西小学读书,只要祖父有空,就亲自教他读古书,反复给他讲解“大学之德在明德”。祖父还常以自己的创业经历来鼓励孙子: 小时候家境贫苦,平日为邻家挑送热水,赚来几个铜板以贴补家用,十几岁时就去钱庄当学徒,后来靠办工厂一步步建立起荣家的事业。老人悉心教导荣智健,一个人必须努力奋斗,才能事业有成。
荣智健虽是荣家独子,但荣毅仁是一位严父,并没怎么宠爱他。有空的时候,他会跟儿子下围棋或象棋。小孩做错事喜欢撒谎,如果不讲实话就要打屁股。但在荣毅仁面前,只要孩子承认做错了事,就不会打屁股,也不会被关进“黑屋子”里。荣毅仁说,这涉及一个人的根本诚信。
一些当年认识荣智健的人回忆,17岁的他是上海知名的“荣公子”,喜欢结交朋友,经常开着红色敞篷跑车,带朋友兜风,请朋友去国际饭店、红房子吃饭,出手很大方。
2. 荣智健:“红顶商人”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士兵常常在荣家门口架起机枪敲诈勒索,那时候的国民党兵不要美金就要大洋,一拨拨人来,拿了大洋才走。当时有人要荣智健的祖父荣德生外逃,老人说:“我没有做什么亏心事,用不着逃到外国去,我死也要死在中国。”荣毅仁也说:“中国是我的家,我不愿意离开。”
1948年,荣家为避难,很多人去了香港,荣智健也在香港待了一段时间。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荣毅仁到香港把全家人都接了回来。
1956年,荣家企业宣布全面公私合营。同年,14岁的荣智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南洋模范中学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该校的校训是“勤、俭、敬、信”,要求学生勤奋学习,俭朴生活,有敬业精神,讲诚实,信用第一。在南洋模范中学,荣智健接受了三年正规、严格的教育,这对他以后的成长影响很大。
1957年,荣智健的父亲荣毅仁当选为上海市副市长,荣家的地位更是显赫。这一切给“衔玉”而生的荣智健提供了成长为“贵族”的环境: 宅院幽静如画;典雅古朴的厅堂内陈设着名贵家具、瓷器、古玩和名家书画;居有佣人,出有专车。大房子是私产,家里有很多个佣人和中、西菜厨师。荣智健第一次开汽车是17岁那年,开的是一辆红色皮座的英国产的敞篷Singer跑车。那时,连在国外的荣家亲戚都十分羡慕地说,荣毅仁一家在上海的生活不比他们差,甚至还要好一点。
大学时代的荣智健显示出他与众不同之处。他的业余爱好是许多中国人闻所未闻的棒球,曾代表上海队和天津队参加过全国比赛,还取得较好的名次。尽管如此,荣智健在其成长过程中,也经历了荣家上辈人从未经历过的磨炼。
1965年,大学毕业后的荣智健,与那个年代的大学生一样,怀着满腔热情到了吉林长白山水电站实习。在那里干了一年后,“文化大革命”爆发了,荣智健被下放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接受“劳动教育”。
下放的那段日子里,荣智健每天和工人一起劳动,抬路轨、搬大石、背氧气瓶上山下山、高空安装高压电缆,什么粗活重活都干过,但他从不叫苦叫累。
荣智健回忆说:“六年下放,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学到了顺境中学不到的知识。不仅磨炼了我的毅力,让我读懂了各个阶层的人,也懂得了生活与现实,它教会我不自私、随和、包容。”
荣氏家族,可以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个建立起跨世纪商业王朝的家族。荣智健的父亲荣毅仁在担任国家副主席前,曾担任过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一职。
荣家低调、优雅、神秘,充满了贵族气质。荣智健很好地继承了这种家族风格。即便三次被推上“中国首富”位置,他依然保持一贯的低调作风,抵住无数或好奇或窥探的目光。
可以说,荣智健的未来之路是在他儿时铺就的,但他相信后来的逆境才真正磨炼了自己的意志。荣智健曾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这样说:“我没有想靠父亲来做些什么。靠别人的名望来做事,长不了。也许一时一事可以,但并不能解决自己的根本问题。”然而他也承认,如果不受父亲身世的影响,假如没有新中国的背景,或缺乏他人的援助,他后来在香港就不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