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陷阱如何让您深陷困境(3)

重塑思维:为企业瘦身 作者:(美)里克·麦里菲尔德


确定每天到公园的路线是她的首要“任务”。于是,她用了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查看地图,寻找最佳路线,最终她如愿以偿。这条路线更短、更偏僻,也没有几个红绿灯。在随后的一周里,我的朋友试验了这个新路线。事实证明,她不仅可以节约几分钟的驾车时间,还可以省下几分钱的汽油。但是,她对结果却不甚满意。

后来,她彻底转变了原有观念:不再千方百计地去改善“如何”到达这个公园的路线,而是重新思考了现有条件,希望实现“什么”目标。于是,她展开地图,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离住所更近的公园。果不其然,她找到了目标。虽然新的目的地不像原来常去的公园那么大,那样郁郁苍苍,但她的爱犬依旧怡然自得,经过一个星期的尝试,她便计算出1次行程就可以节省1美元的油钱。

至于拾起重塑思维的旗帜,摆脱“如何”陷阱的烦扰,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俄勒冈州的跳高运动员迪克?福斯贝里(Dick Fosbury)。在福斯贝里被世人所知之前,所有跳高运动员都是面对横杆起跳,这就是当时最流行的劈开腿跨越横杆的剪式跳法,这种技术又不像跨栏运动员那样,直接跨过障碍物。面对跨越横杆这项任务(什么)的挑战,以及征服新高度的追求,福斯贝里采用了一种几乎完全不同于当时传统方法的新技术:首先是面对横杆高速助跑,在起跳之前,则不像以往方法那样直接跳起,而是转体起跳,背对横杆,头部先“飞跃”过杆。通过重新思考跳跃技术,福斯贝里在1968年墨西哥城夏季奥运会上获得了男子跳高金牌。更重要的是,他为后人实现跨越横杆的任务(什么)奠定了新的标准。

长期的工作实践告诉我,在这个世界上,福斯贝里式的“飞跃”无处不在,但却不为人所知,而唯一阻碍人类去认识这些未知领域的,无非是迈出“如何”陷阱所需要的反思。

企业领导的最终目标或许各不相同,但是在寻找实现目标最佳方法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类似的问题。如果寻求同行者的建议,得到的答案不仅不会让他们有所启发,反而会让他们更加地感到迷惑、困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多数员工和管理者最初都会像我那位遛狗的朋友一样,每每想到自己的任务,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完成这项任务,而不是希冀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于是,他们总会想到工作流程的步骤以及采用的技术,在他们的理由中,无一例外充斥着企业所特有的术语,而这些理由自然会因人而异。如果问五个人,你或许会得到五种不同的回答,而且每一种答案似乎都能自圆其说,不过,这些毕竟只是主观臆断和个人观点的产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