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反思背后的思维(3)

重塑思维:为企业瘦身 作者:(美)里克·麦里菲尔德


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也就是泰勒去世50年之后,信息技术革命掀起了一场全新的运营改善浪潮。大型计算机开始出现在办公室的桌子上,有些巨型计算机甚至要占用一个房间。在同一个部门,工人之间的信息流渠道从口口相传变成同步交流,部门内的所有员工都能同步观看同一材料、运用相同的技术。

John Diebold,著名预言家,迪堡因在“猫王”及爱森豪威尔总统任职期间,鼓吹计算机时代的来临而蜚声全美。迪堡在1952年撰写了一本名为《自动化》的书,在书中,他详细阐述了未来计算机的应用,他大胆地预测,未来的企业将把可编程设备应用到日常管理中。——译者注今天,运营分析的范围已经从个别员工转移至部门,通过计算机把从事相关任务(如财务部门的传送发票和付款)的员工联结成一个集体。引领这场潮流的就是约翰?迪堡等企业运营顾问。迪堡鼓励企业大力推广计算机,以实现部门内部各项工作之间的协调。

美国纽约的鲍里储蓄银行(Bowery Savings Bank)就是推崇迪堡的企业之一,而迪堡所在的咨询公司也为他们的流程改进带来了全新面貌。在人类的历史上,每个银行的出纳员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查询每位顾客的财务信息。今天,顾客可以在鲍里储蓄银行的任何一个分行存款和取款,而不是只限于开户银行。

此外,迪堡还建议报业公司以计算机终端取代打印机,这样就可以改进同一部门内所有员工(如新闻部门的记者和编辑)的新闻制作工作流程(新闻业一直是个死气沉沉、呆板守旧的行业,因此,大多数报业企业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意识到迪堡的建议有多重要)。

在20世纪60~70年代,电信网络传输信息的高昂成本,使得大多数企业的计算机网络还只能局限于本地化。例如,财务部或客户服务部的员工,如果他们都在同一幢办公楼工作,或是像鲍里储蓄银行这样至少位于同一城市,他们就可以通过计算机和通信网络实现对接。但对核心经营活动以外的部门,要把跨部门(尤其是地处不同州或海外的部门)的不同员工联结起来,在经济上显然是不划算的。由此可见,20世纪60~70年代的运营分析单位在很大程度上还仅限于组织内的某个部门。

分析单位之四:过程

20世纪90年代初的信息技术革命大幅削减了计算机和通信的成本,为跨部门的大规模信息流动创造了条件。20世纪60年代还需要花几百万美元的计算机,如“大铁炮”(big iron)主机,到了90年代,只用几千美元就能买到。与此同时,电信价格的大幅下跌,降低了远程计算机链接的成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