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别说你会开会(第二节)

打造高效会议:经理人提升团队执行力必备 作者:潘竞贤


会议的真谛:提升团队执行力

一般人对会议有着热衷与厌恶两种极端的态度!热衷会议的人轻而易举地召开会议,尤其是管理者,他们拥有了支配他人时间的某种权力;厌恶会议的人则将会议看作浪费时间与浪费精力的一种活动。然而,会议本身并不具备被热衷或被厌恶的理由。我们有必要恢复会议的真面目。

身为管理者,你总是因为各种需要召集下属开会,也许是为了宣布一项重要决定,也许是为了共同商量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也许是为了激励团队成员的士气,也许是为了明确分工情况,也许是为了解决两个对立部门的矛盾……每一次会议都有它的具体目的,但归根结底,召开会议的真正目的是提升团队的执行力,进而提升团队的绩效。有效的会议能促成组织的意见沟通,集思广益做出好的决议,使执行者认同并行动,共同努力达成组织目标。具体而言,会议具有以下作用:

1.开展有效的团队沟通。

会议是团队集体沟通的最有效的方式。虽然现在可供人们选择的沟通交流方式越来越多,如电话、电子邮件、多媒体、即时聊天工具等,但需要群体沟通时,人们大多还是会选择开会。这种方式最直接、最直观,也最符合人们的沟通习惯。通过开会,组织成员之间相互交换意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是形成团队默契和团队合作的有效方式。

某管理咨询公司发展迅速,人员和规模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内扩大了一倍。新成立了两个部门,由于缺乏沟通交流,新员工和老员工之间非常陌生,彼此难以形成有效的协同。公司针对这种情况,安排了两天封闭式会议,公司各部门成员就如何有效协同进行交流、探讨,在会议期间,领导有意安排了互动和游戏的环节。两天的会议结束,大家不仅就如何协同形成了许多可行的方法,而且增进了了解,大家彼此不再陌生,交流一下子多了起来。

2.采集众人的智慧。

通过开会集思广益,形成对某一问题的多侧面、多角度的全面看法,这样可以让组织决策更科学。如果仅仅依靠一个人的智慧,考虑问题时难免有所疏漏。因此,通过开会采集众人的智慧非常重要。

召集能够提供信息的人开会,是收集信息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你可以请求信息提供者,用书面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你。如果有必要让其他的人了解这种信息,你也可将它复印然后分发出去。另外,可通过个别约见有关人士,当面向他们收集信息,这样做效果极佳。

所谓“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开会正是有效发挥个人专长的有效方式。某公司召开产品研发会,市场部人员对客户的需求了解非常透彻,他们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对新产品提出设想和要求;采购部人员对原材料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他们从原材料和成本控制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设计部门人员则非常了解产品功能,他们从技术的角度对新产品做了补充……综合各方面的意见,产品研发人员对新产品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受益匪浅。

3.分享成果,共享资源。

某电话销售公司每月都会召开成功经验分享会,邀请在当月销售业绩最好的员工为大家分享他(她)的成功经验。分享者讲述自己的亲身案例,大家从中得到非常多的启示。

通过会议通报组织的新决策,使组织成员了解来自上级或其他部门的相关信息,也可以利用开会汇集资源,以期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虽然我们可以凭便条、备忘录、书面报告……从事信息的交流,但书面的东西人们不一定会看,就算看了也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开会不失为提供信息的一种明智举措。在会议中,发言者不但能当面澄清与会者的疑问,而且可以借助视听设备增进与会者对信息的了解与兴趣。

4.激发组织成员的士气。

沃尔玛公司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总是尽可能地出席员工大会,他在大会上通过幽默、生动的演讲,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情绪高昂的时候,他带领员工们振臂高呼:“沃尔玛万岁!沃尔玛全体同仁万岁!”每次会议结束,员工们的士气都得到了极大地激发。

会议还是管理者对优秀员工进行表扬的最佳场所,对于被奖励者而言,当众表扬会为他(她)带来极大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对其他人也会起到激励和督促作用。

5.实现对组织成员的有效管控。

公司和部门召开例行会议,目的是了解组织成员的工作进展情况,实现对工作过程的有效监督和管控。在会议上,通过管理者询问、责任人汇报的形式,管理者可以及时地了解员工的工作状况,以便及时、合理地调整策略、方法和任务。

6.协调矛盾,达成共识。

清代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说过:有问题就摆到桌面上大家谈。部门和部门之间、员工和领导之间,如果出现矛盾,没必要藏在心里,遮遮掩掩,这样问题永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而应当开诚布公地坦诚沟通,这样才有可能妥善地解决问题。召开会议是调节矛盾、达成共识、统一思想的有效方式。

7.解决问题。

当管理者面临问题时,他可当机立断地亲自加以解决,也可将它授权给别人代为解决,而不需付诸于会议。但若问题紧迫度不高,同时管理者希望获得集思广益的效果,则最好是能邀请部属开会解决。邀请部属共商问题、解决方案,不但可让部属感受到尊重,而且也能表现出对协商解决的热情。

8.宣传政策。

当你准备将既定的政策传达给部属的时候,可以采取三种途径:第一、书面宣传;第二、面对面个别宣传;第三、开会宣传。书面宣传虽然最符合经济原则,但却不如面对面个别宣传那样有说服力,因为面对面宣传的方式可根据每位员工特点以调整宣传方式,但这种方式所导致的沟通成本太高。开会的方式则介于两者之间,既具有良好的互动性,成本也相对较低。如果交流有利于提高说服效果,就应当果断地采用开会宣传的方式;但如果开会可能导致与会者矛盾,就应当采用面对面个别宣传或书面宣传方式。

9.培育训练。

由于人力开发重要性已被企业界所确认,因此员工的培育训练也越来越普遍。

二、哪些敌人让会议无效?

你一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大多数会议无法取得预想的效果?这正是我们首先需要弄明白的问题。只有找出那些影响会议效率的敌人们,才可以寻找方法逐个消灭它们。

“一言堂”

“一个人说、很多人听”的会议是典型的一言堂。领导在主席台上夸夸其谈,台下坐着沉默的听众——这样的场景你一定不陌生。这样的会议更像做报告,完全没有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当我们只能听到一种声音和观点的时候,会议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会议不正是为了集思广益,听取众人的意见吗?如果会议只是为了召集大家听一个人说话,何不让他写一份书面的文件,然后发送给每个人,岂不更高效?

“一言堂”式的会议让组织内充满了官僚气息,无法充分地发挥每一位团队成员的智慧,无法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为一言堂意味着“一人指挥、众人听令”的组织行为方式,它封闭了员工与管理者的沟通渠道。这样的机制更不可能孕育出自动自发的员工。

主题不明确

很多时候,会议的发起者并没有想清楚“为什么要开会”,他只是模糊地认为,有些事情需要大家聚到一起商量一下,而对于会议的主题、目的则缺少认真地思考。他们经常说:“既然大家都在,就看看我们应该首先讨论什么问题?”参会者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会议室耽误大半天的时间,却不知道会议究竟是做什么!

主题不明确的第二种表现是会议总是游离主题,无法紧密围绕既定的主题展开会议。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跑题”。跑题现象是导致会议时间延长的重要原因。几乎所有人都对这一点感同身受而且深恶痛绝。当会议由一个主题变成多个主题的时候,大家时间和精力就被瓦解在零散的讨论中,而会议的真正目的却没有达成。

缺乏具体议程

议程是会议进行的程序。议程在会议开始之前就规定了会议依照什么程序进行,先讨论什么,后讨论什么。在议程的提示下,会议就可以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不会出现颠倒顺序、重复内容、随意插接等不良现象。而缺乏具体的议程,或者议程不合适,就有可能出现混乱的情况——参会者觉得会开得没头没脑,会议组织者也可能会遭遇不知所措的尴尬,想不起下一步该做什么。

选择错误的与会者

正确而聪明地选择参会者是高效率会议的必备因素之一。很多会议邀请了无关紧要的人,却忽略了重要人物,尤其是决策者。如果决策者不在会议现场,会议就有必要取消,因为即使召开了,也无法取得成效。如果同时邀请两个对立部门参加会议,很可能会激化两者之间的矛盾。如果邀请两个观点迥异却又不轻易妥协的人参加会议,就有可能令会议无果而终。

参会人数的多与寡也直接影响着会议的成效。参会人数过多,不仅增加会议成本,而且增加会议组织过程的难度,不利于达成较为一致的会议结果。

议而不决

会议的成果是形成决定、决策。决策需要拥有决策权的人才能做出。如果一场会议的过程无懈可击,获得普遍认同的意见、做法、行为等已经形成,却因为决策者的不在场而无法做出决策。人们离开了会议室,一切依然如故,因为缺乏正式的决定,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这样的会议结果令人惋惜。

规则不清晰

所谓会议规则,就是会议展开过程中遵循的约定、规定。例如,参会者发言的顺序是随机的,还是按照座次轮流,抑或是遵循事先商定的顺序?参会者需不需要分组?陈述意见的方式是口头还是书面,是公开还是匿名?……这些规则构成了团队的交流机制,如果它们不存在,那么,会议将变得一团糟。就像不存在足球规则就不可能踢好足球比赛一样。当会议主持人宣布“讨论”的时候,大家面面相觑,谁也不愿意先说话,会场一片沉默——这就是缺乏会议规则的原因。

引导不得当

抱怨、牢骚、争吵、人身攻击……这些都是我们极不愿意在会议上发生的事情,可现实却不尽如人意——总是有为数不少的会议变成了组织内部矛盾的源头。酿成这种悲剧的重要原因是主持人缺乏正确的会议引导的能力。会议引导者必须设法带领大家奔向最终的会议目的,而不是踟蹰于半路;或者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耿耿于怀;或者在某一矛盾上过分计较,导致矛盾扩大化;等等。引导者的作用就是指引大家用最小的代价、高效地达成会议目的。然而,不称职的会议引导者比比皆是,他们缺乏经验,控场能力不足,引导技巧匮乏。更糟糕的是,他们普遍缺乏正确引导会议的意识。

短话长说

有些人在表述观点时习惯性地做很长的铺垫,说很多客套话;有些人并没有自己的主张,只是换一种说法重复别人的观点;有些人用很多的时间论述一个简单的观点,而这个观点毫无新意,甚至与会议主题并没有十分紧密的关联性;有些人夸夸其谈却不知所云;有些人拐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含糊其辞,令人费解……这些情况大大降低了会议的效率。明明是简单的道理,本可以三言两语说清楚的事情,却浓墨重彩、大肆渲染,这不就是浪费时间吗?

会后缺失跟进

会议形成的决策落实了吗?这恐怕是所有参会者最为失望的问题。事实上,会议成果能够得到百分之十的贯彻执行并且富有成效,就已经令人庆幸。从思想到行动的距离,总是那么漫长。人们走出会议室,就已经将会议内容忘记了大半,执行一小部分,取得成果的又是一小部分,最后我们无奈地发现,召开会议对实际工作并没有什么意义。这就是我们对会议失望的最重要原因。

三、高效会议的特征

什么样的会议是高效率的呢?

高效率会议应具备的特征是:在绝大多数与会者感到满意的情况下,以最短的时间实现会议目标。这个特征有三个关键要素:实现目标、时间、与会者满意。三者相互关联,完整地构成了高效率会议的特征。

实现既定目标

某部门规定每周召开例行会议,令人感到尴尬的是,很多时候,成员们不知道在周例会该说些什么。部门经理经常在会议开始时环视大家,问道:“这次我们开会讨论些什么啊?大家有没有什么事?”其他成员面面相觑,最后不得不拿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来讨论。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没有目标,行动就失去了方向。任何会议都有既定的目标,会议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实现目标是会议的首要意义。因此,考核会议是否高效,首先要看的就是会议是否实现了既定的目标。如果目标没有实现,那么,会议的成本就无法转化为效率,产生价值。

在规定时间内实现目标

某公司市场部接到客户的电话,要求必须在下午2点之前将年度招标方案以电子文档的方式发送给客户,否则将视为放弃投标。市场部业务员小王赶紧将这一情况反馈给市场部经理,市场部经理立即组织公司研发部、生产部等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召开会议,商量招标方案。等所有参会人员都到齐的时候,时间是上午11点多,大家在会上进行讨论,很快就到了吃饭时间。吃完饭,大家接着开会,虽然讨论得很激烈,但一直没有很明确的结果,业务员不断提醒部门经理,但会议始终无法结束。时间已经悄悄逼近了下午1:30。业务员小王拍案而起,对所有与会者说:“这个会议开了有什么意义?2点就是截止期限,即使你们现在讨论有了结论,我也来不及做方案了。”

上面的案例中,会议因为超出了截止时间而变得毫无意义。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要求会议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取得成果,但如果无限制地扩大会议时间,就等于增加会议成本,可能使成本大于成果,让会议成为浪费组织资源的方式。高效率会议必须在确保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缩短会议时间。在确保会议目标得到实现的情况下,会议所用的时间越短,就意味着效率越高。

与会者感到满意

现实中,很多会议虽然达到了目的,取得了成果,但却无法令绝大多数与会者感到满意,甚至会议结束后,会场内抱怨声不断。这样的会议结果很难得到良好的执行。

所谓满意,并不意味与会者对会议的主题或决议感到高兴。例如当会议的主题是裁减人员,与会者对这样的会议一定不会感到高兴。但若能设法令与会者了解裁员的理由,并让他们有机会发表意见或提出实施办法,这种做法多少会使他们感到满意。所以想使与会者对会议感到满意,则应提供机会让他们尽量吐露心声,并参与讨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