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宪问篇14.34
有一次,有人问孔子:“拿恩德回报怨恨,这样如何?”孔子说:“那么,拿什么来回报恩德呢?应该以公平公正来回报怨恨,以恩德回报恩德。”
人们夸奖一个人心地善良时,通常会说:“这个人可以做到以德报怨。”相反,对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则会说一句:“这个人太不像话了,简直是恩将仇报。”所谓“恩将仇报”,便是“以怨报德”。当然,“以怨报德”的人还是极少数的。
“以德报怨”,听起来很好,可是做起来很难,甚至可以说是不太现实的。一个人给你带来了伤害和怨恨,还要以恩德来回报他,相信谁都难以接受。所以,孔子并不提倡“以德报怨”,因而,他用反问的语气否定了提问者的观点:“那么,拿什么来回报恩德呢?”
孔子不提倡“以德报怨”,是因为他知道做到这一点很难,同时,一旦“以德报怨”,又用什么来回报别人的恩德呢?那么,应该用什么来回报怨恨呢?孔子的答案是:“直”。
“直”,乃公平、公正之义。为什么要“以直报怨”呢?这就需要结合现实来分析:当我们在工作与生活中受到他人的指责和批评时,内心必定会对对方产生不满。这时往往会产生一种“以怨报怨”的不良心理:一定要找到机会回击一下对方。如此一来,就对对方失去了公平公正的评价。这样的事并不少见。春节前,刘凯被公司开除了,开除的原因很简单:捏造事实诽谤同事。原来,在一次会议上,一位同事与刘凯发生了争执,这次争执使刘凯感觉颜面扫地,于是,他便一直寻找机会回击这位同事。可是,他迟迟找不到机会,于是便为该同事捏造了一个收受广告公司贿赂的罪名,并在同事间散播。一时间,该同事受到了众人的指责,刘凯有了一种雪耻的快感。可是,很快这件事便被人力资源部门查了个水落石出。如果刘凯懂得“以直报怨”,就可以避免遭遇开除了。
在工作过程中,与同事发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问题的关键是:发生了冲突之后,能否继续保持客观中肯的态度对待对方,很多人会因为冲突而对对方产生怨恨,希望找到机会报复对方,就像刘凯一样。
“以直报怨”告诉我们应该就事论事,而不要掺入任何个人的偏见和情绪,要以事实为依据,客观中肯、公平公正地对待对方。
唯有如此,才是一名合格的职业人。
无论与对方有什么恩怨,都应该公平公正地对待对方。
企业中的“礼”包含着两个层面:言行举止;价值观和运营理念。对于一名职业人来说,即便是言行举止符合企业规范和制度,却不能够遵循企业的价值观,也不能称为合格的职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