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 Louis Vuitton是支撑起 LVMH集团的基石,那么,同样出自法国的 Cartier无疑是另一大名牌集团历峰集团(Richemont)的摇钱树。 1988年,南非亿万富翁安东 ?鲁珀特( Anton Rupert)在瑞士建立了历峰集团,不久交给他的儿子约翰打理。历峰以珠宝手表著称,三分之二的销售额来自手表。它旗下网罗的都是最顶级的品牌,比如 Piaget、Baume & Mercier、Vacheron Contstantin、IWC、Jaeger -LeCoultre以及Lange & Sohne。此外,它还拥有 Van Cleef & Arpels、Mont Blanc、Dunhill等。换句话说,历峰集团搜罗了亚洲人最爱的名牌,特别是中国人的最爱——中国消费者成打地购买 Cartier手表作为送人佳礼,他们同样大肆购买 Dunhill的外套与公文包,使 Dunhill五十多家分店得以稳定运作。不过,从销售额上看,历峰集团只是 LVMH集团的三分之一。
第三大的名牌集团是 Gucci,回顾它的历史简直就如同观看一部跌宕起伏的好莱坞电影— —被内讧拖到破产边缘的家族作坊突然咸鱼翻生,成了国际时尚界的热门名牌,随后成为两个法国人领导的奢侈品集团 LVHM和PPR觊觎的目标,最后, Gucci成功地从一个名牌蜕变为名牌集团军。 90年代, Gucci在CEO、意大利人多米尼克 ?德?苏雷( Domenico de Sole)和创意总监、美国人汤姆 ?福特( Tom Ford)的带领下绝地翻身,两人的搭档如此之成功,以至于其他名牌都?心念念希望能复制“ Gucci传奇”。 1995年底,多米尼克 ?德?苏雷带领 Gucci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与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上市。汤姆 ?福特既能推出简洁性感的设计,又深谙商业推广之道,他才貌双全,外形如同电影明星般高大英俊、性感迷人,极具个人魅力的他是 Gucci的活招牌,吸引着无数女性消费者前往 Gucci专卖店内奋勇购物。 Gucci在他的掌舵之下风靡整个亚洲,成为人们“死了都要爱”的名牌,虽然目前 Louis Vuitton的销售量超过了 Gucci,但对很多亚洲人而言, Gucci依然是他们心中排名第一的、最想拥有的名牌。
1999年,坐拥 LV MH的阿尔诺意欲染指风生水起的 Gucci,分一杯羹,不过,这事儿最后被半路杀出的老乡、法国人弗朗索瓦?皮诺( Francois Pinault)搅黄了。皮诺是法国零售业巨头,最后,他的 PPR集团——曾经的法国巴黎春天百货集团( Pinault Printemps-Redoute)— —买下了 Gucci42%的股份。这场发生在两个法国男人之间的商战是一场混战加恶战,伴随着数起法律诉讼与若干极富争议的新闻。商场上经济实力的比拼较量,伴随着媒体上相互攻击的口水战,宛若八点档的闹剧一样热闹非常。原本隐蔽的董事议会厅在这场商战中变得如同镁光灯闪耀的走秀台一样喧哗、透明。皮诺获得最后的胜利,并且乘胜追击,购入赛诺菲( Sanofi Beaute)集团 ,因为这个集团拥有他的对头阿尔诺日思夜想的另一个名牌, YSL。
Gucci又陆续收购了 Sergio Rossi、Bottega Veneta、 Boucheron和Balenciaga,此外还染指钟表业、化妆品和香水界。 2004年, “Gucci传奇”出现了另一个转折点:多米尼克 ?德?苏雷和汤姆 ?福特一起离开了他们一手打造的 Gucci。表面原因是合约期满离职,坊间传言则说他们和弗朗索瓦 ?皮诺实在尿不到一个壶里,后者拒绝给他们更多的管理权?,接替他们职位的是皮诺从联合利华公司冷冻食品部挖来的罗伯特 ?波莱( Robert Polet)。笑到最后的是皮诺,他全面掌控了 Gucci,名下的 PPR集团买回了少数流散在外的股份, Gucci也正式从纽约证券交易所与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下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