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爆炸后伦敦人的眼神和心态(3)

看不透的英国 作者:马建国


但在对死难者表示同情、对爆炸元凶表示愤怒的同时,人们并没有失去理智,不少人在质问:到底是什么给英国带来了仇恨的种子?到底英国该不该追随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英国知名研究机构——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在伦敦大爆炸十多天后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说,伊拉克战争“促进”了“基地”组织的发展,却使英国应对类似7月7日伦敦地铁爆炸袭击的能力显得特别脆弱。

该研究所的报告说:“毫无疑问,伊拉克的局势给英国带来了特别的困难,也给范围更广的反恐斗争带来了困难。”

报告说,“伊战”促进了“基地”组织的宣传、招募与资金筹集工作,为“基地”相关恐怖分子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战斗与训练场所;同时,它却引起了多国联盟之间的分裂,耗尽了本该拨给阿富汗卡尔扎伊政府与将本?拉登带上审判席的资源与援助。

英国政府“亦步亦趋”地追随着美国的反恐政策,英国在伊拉克战争和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反恐战略中不是一个平等的决策者,而像是一位坐在汽车后座,被迫将驾驶权交给前座乘客的司机。

这份报告与此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的论调显然是针锋相对的。7月7日英国伦敦地铁连环爆炸发生后,布莱尔称伦敦遭袭与伊战“没有任何关系”。

但在伦敦爆炸的当天,布莱尔一面宣布爆炸是恐怖袭击,把矛头直指伊斯兰激进组织“基地组织”,并在点明伊斯兰激进分子之后,接着说“多数英?的穆斯林是体面、守法的公民”;一面试图说服民众,伦敦遭到恐怖袭击与伊战没有任何关系。

当时,估计就有不少人从布莱尔的说法中读到了矛盾和无奈。

但在警方的调查证明恐怖袭击并非是“基地组织”直接实施,而是土生土长的英国公民所为之后,布莱尔风向一转,说那些在伦敦及世界其他地方发动袭击的恐怖分子是受到了“邪恶意识形态”的驱使,而不是出于对英国政策的反对。他多少有些为自己辩护地说:“在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逃避恐怖分子的魔掌。”

其实,不仅是布莱尔,英国多数人都心知肚明——伦敦爆炸与伊?克战争有关,但很少有人能够料到这次血腥的袭击来自英国本土。

在得知爆炸嫌疑犯是英国人后舆论一片哗然。7月12日的《每日电讯报》头版头条以“他们是自杀袭击者……而且他们是英国人!”为标题,评论这是自北爱停火协议后首次发生的英国人以自杀方式袭击本国同胞的事件。

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布莱尔说来道去,就是坚决否认对英国的袭击与英国追随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动武有关。

而反对党和一些反对伊拉克战争的人士就不这么认为了。

在伦敦遭袭击之后,在野党就不断有人指责布莱尔的外交政策,特别是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的失误。当布莱尔试图说服国民,恐怖袭击与伊拉克战争没有关系并说英国一直在设法应对迟早要来的恐怖袭击时,反对党人士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布莱尔首相的逻辑错误:既然恐怖袭击与英国参加伊拉克战争没有关系,那么为什么英国政府在伊拉克战争之后要加强戒备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