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方来的旅人(1)

成吉思汗 作者:(日)陈舜臣


三西方来的旅人

即使是十二世纪末到十三世纪初十字军风靡一时的时候,这种狂热也不过是在拉丁世界内而已。玛丽亚所在的君士坦丁堡是希腊的天下,虽说同为基督教圈,却没有拉丁式的狂躁,这里没有十字军热潮。

君士坦丁堡的人们对于立志夺回圣地耶路撒冷的十字军虽然举双手赞成,自己却没有组织十字军的打算。十字军经过他们的土地时,作为教友,他们虽然也出面欢迎,但总给人一种生分的感觉,有时甚至流露出一种类似鄙夷乡巴佬儿的厌恶感。

"他们和乃蛮那里野蛮、没教养的人没什么区别。"乌思塔尼皱着眉头说道。

她本来只签了两年合同,之后就可以回国了。两年是为了让玛丽亚适应当地的生活。但是乌思塔尼决定不回去了。她不愿意再回到野蛮的世界中去。和玛丽亚一样,她也觉得不回国更好。

君士坦丁堡生活很舒适。不过,虽然聂斯脱利派是诞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但由于它长期遭受压迫,在这里没有自己的教堂,都是由信徒的家兼做礼拜堂。

玛丽亚居住的地方面向金角湾,稀疏的建筑几乎全是教堂。

1054年,由于君士坦丁堡的总主教色路拉里乌斯①拒绝会见罗马教宗利奥九世②派遣来的使节宏伯特,该年七月十六日,罗马使节宏伯特在圣索菲娅大教堂掷下了"逐出令",宣布开除君士坦丁堡总主教教籍,导致基督教东西两教会分离。

①色路拉里乌斯(MichaelCerularius),1043-1058在位。

②利奥九世(LeoⅨ),1049-1054在位。

③皮埃尔·洛蒂(PierreLoti,1850-1923),法国文学家,著有《冰岛渔夫》、《洛蒂的婚姻》、《北京的末日》等。然而,宣布开除教籍的不是教皇,而是以其使节的名义进行的。所以,被称为东西分离,而不是分裂。也就是说大家只是关系不融洽,还没到分裂开战的地步。

但是到了十字军时代,异常的心理开始起作用了。当时距逐出令事件已经过了一百五十年,而且圣城耶路撒冷也被伊斯兰军占据。

在拉丁派的基督教徒看来,君士坦丁堡简直就是异教或者异端的大本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占领了君士坦丁堡。

此时,玛丽亚她们来这里已经十六年了,她也三十三岁了。

"咱们赶紧逃跑吧,最重要的是要丢下金银财宝。"看到掠夺开始后的情形,乌思塔尼催促玛丽亚。两个女人换上了破旧的衣服,然而,乌思塔尼为玛丽亚的美貌感到担心。

圣索菲娅大教堂是遭受抢掠最严重的地方,可悲的是,善男信女都认为那里最安全。

聂斯脱利派的玛丽亚深知那是最危险的地方,她们逃向了山中。

十九世纪末,那座山上修建了茶馆,文学家皮埃尔·洛蒂③经常来这里饮茶。但在十三世纪初,这里还没有什么建筑,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玛丽亚她们就躲藏在这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