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05年4月13日:进入珠峰的门户——协格尔镇

缺氧日记 作者:郎峰蔚


进入珠峰的门户——协格尔镇

心灵驿动:越走越荒凉,越走越艰苦,心中的忐忑也越来越重。

日喀则市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市区相当繁华,内地式样的现代化大楼和藏式楼房混杂在一起,新旧掺杂,式样五花八门,凸显着这个城市建设脚步的迅速。马路很宽阔,街上熙熙攘攘到处是人,还有几家规模很大的商场。可惜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在这里歇脚。一早起来,八点钟就继续出发,我们将力争在晚上四点前赶到定日县城——协格尔镇。

在西藏开车,路上花费的时间是无法用距离来计算的,因为有些路段车行速度只有三十公里每小时,有些路段甚至只有十公里每小时。据习总说,根据目前的路况,今天的路大概要走十二小时左右。不过习总还是笑眯眯地安慰我们,与昨天相比,今天的感觉会稍微舒服一些。中途将经过拉孜县城,可以在那里稍事休息,吃一顿午饭。

出了日喀则,天地间的那一抹绿色迅速消失,明媚的阳光下又只剩下无尽的灰黄延伸到浅蓝色的天际。汽车翻越一座又一座大山,在山顶奔驰的瞬间,偶尔能见到很远处白色积雪的山顶。风景少有变幻,而我更没有欣赏的精力,一路都疲惫地斜靠在座位上,偶尔坐起来喝一口水,润一润干渴的喉咙。车子颠来簸去,我一直昏昏沉沉却无法小睡一会儿。

习总打开了车上的GPS导航系统。山间卫星信号非常微弱、时有时无,而且卫星显示我们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都在没有路的地方开,有时甚至显示我们正在河流里行驶。习总笑言“卫星也被我们折腾得迷路了”。

晚上七点多,我们赶到了定日县城协格尔镇。这里海拔4200米左右,是距离珠峰最近的一个镇,也是前往珠峰的门户。协格尔镇依山而建,一条河从城中间穿过。抬头即可见山上古老的宗山建筑。我们到达的时候,太阳正在宗山后一点点西沉。宗山沧桑沉郁的日暮剪影让我产生了巨大的好奇心。

之前已经翻阅过资料,在西藏的许多地方,都残存着宗山建筑。像古格王朝遗址,江孜宗山等都世界闻名,颇受旅游者青睐。“宗”在藏语里的字面意思是“碉堡”、“山寨”。在政治史中,“宗”是西藏延续了千百年的政治结构中的重要一级,其性质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县政府。西藏解放前,最多时曾有147宗。宗山建筑,即西藏宗政府所在地,建筑群一般包括经堂、佛殿、宗政府、监狱、仓库等。宗山大多建造在山脊上,与山下的居民区严格分开。建造高明的宗山建筑,不仅有完备的防御系统,而且明碉暗堡相互呼应,山上与山下有秘密水道连接,以防止战争时被包围孤立。

协格尔镇的宗山建筑,沿着斜角四五十度的山脊向上修建,外形与欧洲中世纪的古堡颇有几分相像,巍峨高耸,气势逼人,与山下袅袅炊烟中朴素的民居形成鲜明对比。可惜我们没有时间走近观赏了。

因为明天就要进驻到珠峰大本营,所以今天大家奢侈地住进了定日县最好的宾馆——珠峰宾馆。这家宾馆在各种西藏旅游指南上都非常著名,因为这是县里唯一一家有独立卫生间的宾馆,号称两星级。宾馆距县城七公里,孤零零的院子外面就是荒凉的原野。宾馆大堂很宽阔,朝西一面全部是落地玻璃,三三两两的外国人正靠在沙发椅上晒太阳聊天。几个服务员在大堂里溜达,有的穿着藏式服装,有的穿着普通工装,还有一个穿着某名牌的登山装。等我们办完入住手续,几位服务员立刻帮我们拖着行李往房间走。习总说,这是西藏地区宾馆的规矩,凡是客人的行李,都由服务员来提。原因很简单,因为刚从海拔低的地区到西藏,大部分人只要一用力,就会头疼不已。

跟着服务员上了二楼。楼道里黑漆漆的,照明的灯都关着。服务员告诉我们因为定日县供电紧张,所以电压不稳,照明灯时灭时亮,因而大部分灯就索性不开了。进了房间,扫视一圈,这里唯一的电器就是一台八十年代的老式“大肚”彩电,同样因为电压不稳,根本没法收看。

房间里准备了充足的蜡烛,一看就知道晚上大部分时间要靠它照明了。

在忽明忽暗的餐厅里吃完饭,夜幕已经降临,风越来越大,吹得窗户“啪啪”作响。

习总告诉我们,明天到珠峰大本营,手机就没有信号了。为了保险起见,我趁着时间还早,把一路上都宝贝一样用衣服包裹的海事卫星电话设备从箱子里取出,按技术要求操作了一遍。没想到最担心的事果然发生了,海事卫星电话没有任何反应。同伴们试着帮我把笨重的海事卫星天线搬到室外,依然无法接通。尽管此时已是寒风刺骨,我却出了一身汗,赶紧用手机给台里的技术支持打电话。技术人员听我啰里啰嗦地描述了半天,忽然说了一句:“你拨号之后没有加上‘#’吧?”

“哦!”我这才记起,原来是我把拨号方法记错了。苦笑着谢谢技术支持之后,我才放下一颗心,把机器搬回房间。这时候两只手已经冻得有些僵硬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