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姑浮是越国高级武士,所持之枪说不定涂有毒药。倘若如此,吴王阖闾被刺后不久就一命呜呼,应该是自然的事情。
派遣刺客刺杀前王僚是十九年前之事,已经年迈的阖闾,大概身体缺乏抵抗力吧?儿子夫差这时已长大成人。
“夫差,你绝不能忘记父亲是被越王勾践所杀……”阖闾把儿子叫到枕边,说完这句话后断气。
“孩儿绝不会忘记的!”夫差咬紧嘴唇,悲痛地回答。
《史记·吴太伯世家》则将夫差的这句话记述为:“我一定会在三年内,向越王报仇的!”
新即位的夫差令家臣站在宫殿阶前,每当自己出入之时,命他们大声喊着:“夫差!你不会忘记父亲被越王勾践所杀之事吧?”
新吴王夫差每次听到这句话,就想起被越军追赶时的屈辱情景,因而奋然回答:“我绝不会忘记!”
他把阶前家臣说的话当做是父亲的叮咛。
时间会冲淡爱憎之心。这是一般的情形。夫差生怕自己也如此,忘了杀父之仇,所以命令家臣代替父亲说话。
夫差出入宫殿时,倘若有伍子胥随侍在侧,他就会感到一种寒意。
阶前家臣当然会遵照命令大喊那句话。而每次听到这句话时,伍子胥唇角每每泛出冷笑。
伍子胥对楚平王的怨恨,可谓强烈至极。他的怨恨即使在十六年后也没有淡化,因而有了日后对平王尸体猛烈鞭打之行径。
但,江南文人夫差则没有如此彻底的爱憎之心。他有时候甚至对伍子胥化为复仇魔鬼的执著行径感到不快。
未见于《史记》及《春秋左氏传》,而见于《十八史略》的记载是:夫差为了不忘父仇,不睡软床而睡在坚硬的薪木之上。这就是有名的“卧薪”。
这件事情一般被解释为代表强烈的复仇心,但也有人持“倘不如此,复仇执著将会淡化”之见解。
伍子胥不用这等方法也不会使复仇之心淡化。
这就是吴王夫差与其家臣伍子胥的差异点,而这也成了两人走向悲剧之导因。
夫差从小就受到国君疼爱,同时也是众所公认的王位继承者。他自然没有父亲阖闾年轻时“我非篡夺王位不可”的强烈斗志,是在温室中成长的落落大方的贵公子。
因此,夫差的内心里并不喜欢为了复仇、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伍子胥。但听了父亲的临终遗言后,他也成了复仇魔鬼。
吴王夫差和伍子胥最合得来的时候,应该是在夫差一心要对越国复仇的三年期间。
夫差果然于第三年攻灭越国。
在这之前,他致力于重建内政、增强军备,一切以复仇为最大目标。由于多方采用伍子胥和伯噽这两个由楚国亡命而来的复仇魔鬼前辈的献策,所以国力充实得很快。然而,复仇能够成功,并非只靠夫差这一边的努力所致。
另一方面也要归因于对方——越国的失策。
吴国成功地推动富国强兵政策之情报,使越王勾践感到焦急。
“不制敌机于先,让吴国强大起来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越王决心先发制人。
而举国处在高警觉性的吴,根本没有可乘之隙,国境线上尤其如此。
范蠡表示强烈反对。他列出先发攻击之不利点,并且逐一说明。而勾践却坚持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
“我已经决定,你不要再说了。”
结果如范蠡所料。
开始时,越军轻易突破了吴国国境。实际上,这并不是由于吴国国境警备部队大意或守备能力薄弱的缘故。对方只是采取了“诱敌入怀”的作战方式。越王勾践却将此误解为吴军不堪一击。
以蔑视态度看待敌人的越军过于骄慢,比起一心要报仇的吴军,在士气上已差了一大截。结果,被诱进太湖夫椒山的越军,在吴军精锐全力以赴的攻击之下,尝到一次溃灭性的败战滋味。
越王勾践带着残兵退却,而吴军则在其后紧追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