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们隔着迢遥的山河(2)

遥远的乡愁 作者:重返61号公路


谈及淡江——《夏潮》民歌路线,不得不提到淡江文理学院的背景。

1976年淡江文理学院创建的《夏潮》杂志,一直以支持乡土文学、主张统一为宗旨。诗人蒋勋曾对大学的《夏潮》集团如此评价:因为过度关爱热情而已陷溺其中的小小的台北的文化圈。我们无法因此评定《夏潮》的功过与得失,但在乡土运动尤其是民歌运动中,《夏潮》的确功不可没。尤其在1970年代,《夏潮》集团以三民主义(特别是其中的民族主义与民生主义)为掩护而进行的台湾左翼文化运动,是台湾历史上颇为重要的一笔。

正因为此,“淡江事件”才能发展成为具影响力及感染力的民歌运动的一支。

1964年接任淡江文理学院院长的张建邦是创办人张惊声之子,被誉为“台籍青年才俊”。进入1970年代之后,他提出了“没有围墙的大学”、“学校社区化,社区学院化”等口号,以促进“校园与社会结合”(王津平、《淡江青年》),受到张建邦栽培支持的英文系讲师王津平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策划者与推动者。

早在1960年代末,王津平还是淡江的学生时,就与陈映真、尉天骢等《文季》文化工作者有所接触,参与《草原》杂志的创办与编辑。他在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与李双泽同时参加淡江水瓶社的活动。1972年,在帮助张建邦筹办首届国际比较文学会议之后,即在张建邦的支持下赴美留学。当时美国校园正处于学生运动风潮的后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王津平除了致力于当代美国文学的研究之外,更广泛地接触转型中的各种社会文化运动,包括民歌复兴。

令他改变最大的莫过于,“我很快地接受这样一场洗礼,我深深感觉到过去在台湾所受的一场反共教育完全是欺惘……”(《远望》,1989)

1975年,王津平学成归台,回到淡江执教。在张建邦的同意之下,王津平与李元贞、梁景峰、曾宪政等老师一起,掌握着《淡江周刊》的主导权,并展开内容丰富的校内文艺活动,包括民歌、小剧场、乡土文学等等。与此同时,王津平亦是《夏潮》的核心成员。改版前的前三期的《夏潮》只是一份普通的《读者文摘》式的刊物,在第四期改版之后才成为一份标榜“乡土的、社会的、文艺的”评论性刊物,延续了从前《文季》与《大学》杂志隐含的左翼立场。

在这样的条件下,1976年冬的“淡江事件”首先在自己学校的刊物上得到相当程度的注意与讨论,在演唱会之后出版的最新一期《淡江周刊》上刊登了《民谣演唱会的挑战与反应》特辑,其中七篇文章大多数都在明显地支持李双泽,并对当天演唱会中的听众与主持人颇多诟评。

在李双泽进一步的现代民歌创作被展现之前,1977年3月底在淡江校园内举办了“中国民俗歌谣之夜”的露天演唱会。这次演唱会的歌曲分类包括台湾民谣创作歌曲(如史惟亮的《小鼓手》,陈扬山的《长江水》、《早起的太阳》等)、山地歌谣、中国民歌、艺术歌曲、童歌、流行歌曲等等广义上的民谣,其中更以台湾民谣为主,其中以陈达即兴说唱的叙事歌谣最为突出,也最具民歌的原始特质。演唱者除了从屏东请来的老歌手陈达之外,还有吴楚楚、杨祖君(时为淡江文理学院英文系学生)、淡江的学生合唱团(风谣合唱团与淡江合唱团)以及淡江老师与校外人士陈治欣、蒋勋、陈扬山、郑泰安(《夏潮》发行人)等。

当时西洋民歌演唱会也有在户外演出的,如假日公司自1975年起一年一度举办的“假日乡村民谣演唱会”。但在中文现代民歌演唱会方面,淡江的这一场可以说是第一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