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面对危机的中国(17)

中国这些事儿 作者:22度观察栏目组


除去地缘政治,以及商业环境这些显性因素之外。在西方社会看来,中国油企的拼命海外扩张,还蕴涵着一个极大的风险,那就是新能源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对于新能源技术的重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位置。英国《金融时报》就指出,“中国石油企业今天真金白银收购的资源,到时候将一钱不值”。

嘉宾韩晓平:如果买的油太贵的话,未来可能有比较大的影响。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技术进步的前提下,全球都会减少对石油的需求和依赖,特别是美国。美国最近公布汽车法案本来是到2019年实施的,奥巴马提到2016年,在他任期内必须完成的目标――全美所有的汽车一加仑跑35?5英里,折成我们的标准就是百公里油耗6?625公升。这是非常低的,这就意味着可能现在美国所有的车都做不到。但是如果要采取这个标准,美国很多车都必须用插电式的混合动力汽车,或者电动汽车。这一旦普及以后对石油需求的强度就有很大影响。

我们喝水之前一定要往后看,这种塑料瓶子后面有一个三角,里面有“一二三四”。实际上我们现在喝水用的这种塑料都来自于石油,都对身体有很大的影响,一超过70度就会释放有害物质。

我们最近碰到美国的一个技术PLA,把玉米变成乳胶然后做成塑料,这种塑料可以回收,而且可以做衣服。现在拿玉米做,以后可以拿淀粉、甘薯、甘蔗等来做。所以现在我们有很多技术更生态,可以替代石油。

在能源专家韩晓平看来,石油在能源版图中一枝独秀的日子终会成明日黄花。但李晓宁认为,石油的地位在短时间内难以撼动。

嘉宾李晓宁:石油不仅仅是燃烧物,我们身上穿的衣服、化纤、油漆,都与石油有关。所以,石油可能是最广泛应用的一种工业原料,其他比如发电和煤炭等能源不能完全代替它。所以石油在很长一段时间还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人们既恨它又离不开它。

最近一两年的价格我认为还是合适的。在2010年、2011年、2012年石油价格会飙升。因为有一个观点叫ASP,石油峰值概念――石油开采量到一定的时候会到顶峰,顶峰以后慢慢会走一段平原期。瑞典的石油峰值研究组织预算这个顶峰到2015年。当然这是一家之言,但是沙特也在买我们的贫油开采技术,说明它也在节省,所以这个紧缺的状况说明价格会飙升。

新能源是人们一种美好的愿望,我举双手赞成去这样发展。但是新能源能全面大幅度地影响石油这种重要的能源产品,在目前三五年内还看不到,10年内石油能源的主导地位还不会被撼动。

不管石油的主导地位能否被新能源取而代之,毋庸置疑的是,在中国,新能源经济越来越热。一方面,中国巨大的经济增长速度使得中国对能源需求的胃口大开。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寻找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不但在价格上受制于人,花费了很多外汇储备,也动用了大量的外交资源。尤其是2008年石油价格的疯长,直接把中国拖入石油危机的泥沼。中国切实感受到了高油价之痛。巨大的心理冲击,更使人们认识到寻找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产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多的国家致力于新能源产业的振兴。无论是迫于国际上一浪高过一浪的节能减排压力,还是寻找中国经济新增长点的需求,新能源都是中国打出的一张重量级王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