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全球化悖论(3)

棉花国之旅 作者:(法)埃利克·奥森纳


我国对全球化概念和全球化理论探索和研究比较深入的李慎之先生提出过独到的见解。他把全球化的起点定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并进一步概括:哥伦布的发现实现了地理的全球化;牛顿力学的发现启动了科学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英国的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的全球化;民主自由人权加速了政治体制的全球化;互联网开始了信息的全球化。他还认为,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传播的全球化是全球化时代最重要的标志。现代文明带来的全球化进程必然进行下去。同时,他也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参见其《全球化与全球价值》、《全球化与中国文化》)

本书作者从经济发展和产业革命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球化是围绕棉花生产自动形成的。公元前326年,随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士兵首次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棉花,把棉籽带回欧洲。到了18世纪,欧洲人开始钟情于棉纺织品,出现广阔的市场需求。收摘棉花,需要人手。加工棉花,需要机器。围绕棉花的种植、采摘、纺纱、织布,自动形成了第一次全球化。棉花加工工业和产品销售市场主要在欧洲;原料来自印度、埃及和美洲;低廉劳动力甚至无偿劳动力(奴隶)则主要来自非洲。这次全球化伴随着欧洲第一次产业革命诞生与发展。第一次产业革命与奴隶制"并驾齐驱",推动了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的全球化的发展。

从一开始就可以看出,市场经济和产业革命催生了第一次全球化;全球化也适应和促进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全球化的发展中也包含着资本的逐利性和嗜血性,饱含着奴隶制的血泪和对廉价劳动力的残酷剥削。

从一滴水可以看世界。作家从一块棉布看到了全球化的历史和现状,把全球化定格在棉花国。他实地考察了世界主要产棉国马里、美国、巴西、埃及、乌兹别克斯坦、中国以及法国本土。他用事实说话,比较客观和全面地反映了全球化的实际进程。他对全球化的定格不那么美丽,但也不太丑陋,即:全球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生产发展是实在的,确实增加了一些就业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等和各国内部的贫富差别加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这个趋势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在加剧。

目前,全世界种植棉花的国家有90多个,其中中国、美国、印度和巴基斯坦占总产量的60%。随后的是巴西、西非、乌兹别克斯坦和土耳其。棉纺织在纺织业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仍占60%以上。近年来,棉花、纺织业和服装业有了迅速发展,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已成为民族经济和关乎民生的重要产业。但在当下的全球化竞争中,也出现许多困难,面临着严峻考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