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经营企业的激情

棉花国之旅 作者:(法)埃利克·奥森纳


在大唐镇,共产主义的血液里中有资本主义。远在1992年以前,邓小平决定大转弯,党给自己规定的基本任务是用经商意识鼓励群众。

自此以后,某些农民通过在公路边倒卖从临近城市买来的袜子聊补月底的亏空。当他们被召到市委的时候,这些勇敢的人觉得末日到了,因为在1970年代末,在意识形态方面哪怕迈错一步,就可能被判死刑。

他们确实遭到了负责同志劈头盖脑的指责:"你们从外地鼓捣什么?你们忘记小红书的第一课是自力更生?"农民被吓呆了,党给他们推荐了一些韩国机器和意大利机器的定单目录:"我们已经给农业银行下了指示。农行的代表,就是这位,会给你们必要的贷款。"

大唐镇的纺织历险记从此开了头。

这个城镇,当时还很小(不到10,000居民),与周边的所有村庄一道全身心地投入了袜子生产。

那时,洪夫人,名叫冬英,正过着教师的安静小日子。一种既与她的性格不符、也和她的雄心壮志不匹配的职业与生活。1980年,她辞掉民办教师职务。在兄弟姐妹们的帮助下,她购买了3架旧织袜机,整个家庭开始织袜子。每个月,洪夫人都要从海宁市的市场里买回必要的原料。她建议邻居也像她那样生产袜子,并帮助他们买回原料。在这个过程中,她自然要收取佣金。洪夫人发了财。

钱挣多了,1991年她便放弃了手工织袜。得到党的坚决支持,她创办了一家真正的企业。如今,没有人敢否认洪夫人是袜子皇后。她的公司,浙江袜业有限公司雇用了近千人,每年生产一亿五千万双袜子(80%出口)。

当有人客气地向她指出,有的厂房空着一半、有几十个办公室还空无一人时,她微笑着回答:

--谁不敢做强做大,谁就是对未来没有信心。3年以后您再来大唐镇。您现在所看到的,只是扩大再生产的开始。

译注①:中世纪初期,法兰西的口头文学中就出现了大量民间史诗,《织布歌》是其中流传最久的一首。但作者十分喜爱现代音乐,这里,作者也可能指的是目前在欧美和我国青年中流行的EmilieSimon演唱的《织布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