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重要的是,“蚁族”的存在,让所有人在肯定共和国60年巨大成就的同时,都不得不认识到,地区城乡差距依然存在,社会资源分配依然失衡,教育体制改革依然滞后。而且,随着对“蚁族”越来越多的关注,有人开始不断地问我,只要大学毕业、收入不算高,即使不住在“聚居村”,而是聚居在大城市,在广义上说是不是也可以算“蚁族”?还有人跟我说:只要一个人年轻过、奋斗过,他就不会不被“蚁族”的故事所感动,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蚁族”情结。
“蚁族”来自不同的省份,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我其实一直都在找寻这样的人-他们是普通人,身上体现着我们这一代人最宝贵的文化价值,同时在彷徨中寻找着未来的路。他们身上有深深的历史烙印,同时在创造历史。当我发现“蚁族”后,我知道,他们就是我要找寻的那些人。他们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和价值取向尽管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却同样体验着这个时代共有的怀疑惶惑和苦恼迷惘。我听他们的声音,感受他们的心灵。我想知道他们的成长经历,更想知道他们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后来,我决定记录下他们,写出他们的人生,探究他们的心灵,或者说通过他们,探究我自己的心灵。最终,这些想法汇总凝练形成了第一部《蚁族》。虽然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并不能代表全部“蚁族”,但他们像一扇扇明亮的窗子,透过这些窗子,真实的“80后”扑面而来。而我想做的,其实和“蚁族”一样,先找到梦想,再寻找未来。
第一部《蚁族》的问世达成了我当初做“蚁族”研究时许下的第一个愿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引起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关注,让人们了解到一群真实的“80后”。而我当时许下的第二个愿望-希望青年朋友们通过对“蚁族”群体的认识和反思,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展开思考-将在本书中予以完成。
在《蚁族Ⅱ-谁的时代》中,我和我的团队已不局限于对“蚁族”群体的再描写,或者说,我们已经超脱了对这个群体的描述。一个大学毕业生进入聚居村,成为“蚁族”,往往是被动的。若干年后,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脱离“蚁族”,走出聚居村,则是主动的。但到这时,他还想不想出去?他是否还记得曾经的梦想?或者自己的肉体出去了,而心灵却依然困在聚居村,永远地成为一个“蚁族”。其实,“蚁族”不仅仅是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等大城市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人的物理存在,它在精神和心理层面延伸得更远。“蚁族”所表现出的平和、乐观、希望或者焦虑、失落、无助,“80后”或多或少都会找到自己精神上的“蚁族”,更多的人包括我都非诗意地栖居在自己的“蚁窝”中。也许我们没有“蚁族”那样窘迫的生活,但在现实的无奈与无力面前,谁人不是蝼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