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女性理财心理学
排除感情因素,钱又算得了什么?它本身并没有力量,这力量是我们赋予的。我们给它什么决定了它偿还我们什么。
--格兰尼·欧玛丽 爱尔兰女英雄
作为一个理财咨询师,我最大的体会是:理财不仅仅是一个金钱问题,更是一个心理问题。我在给客户理财的时候,碰到的最大的挑战不是如何做资产配置、风险管理、养老规划,也不是如何判断经济前景、分析市场走势,而是如何把握客户心理。
对普通人来说,情况更是如此,只不过大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金钱和感情息息相关。
在英国,有380万人说,对钱的忧虑让他们无法专心工作,更有1080万人认为他们的人际关系问题都是因钱而起,还有1200万人说跟钱有关的事情让他们没了性欲。对女性来说情况更是如此,女性对钱的态度受情绪左右。当理性行为被劫持,女性就会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
“一天我的同伴问了我一个简单的理财问题,我居然一无所知,那一瞬间我陷入了深深的恐慌。”
“我最好的朋友最近加薪了,而且数额不菲,公司还给她配了一辆小轿车。尽管我表面上也为她高兴,但实际上,我心里非常地嫉妒她,这种无处不在的嫉妒心理仿佛要把我吞噬。每夜我都为上天的不公而愤愤不平。”
“每次听到别人说起‘缺钱’二字,我都会想到自己单薄的钱包,这让我不寒而栗。”
“我早就该加薪了,但是我一直不好意思和老板说。”
从上面这些反应中,我们可以得知,女性对于金钱总是有一种天生的危机感。但是,在面临自己的经济危机时,你越是让情绪占上风,你就会越被动,就会无法采取冷静理智的办法去解决。一位女性是这样评价自己不可理喻的消费方式的:
“我始终坚信金钱的附加值取决于我用它买了什么。我舍得花掉50英镑(1英镑大约相当于11?郾22元人民币)吃顿午餐,却不舍得花50英镑买一支眼线笔。如果我真的花50英镑买了眼线笔,我就会非常不安,很有罪恶感,好像自己在浪费钱。真的很奇怪!”
在上面的例子中,同样数量的50英镑,在不同的情景中都应该具有相同的重要性--可我们都清楚事实并非如此。心理学家将这个叫做“心理成本”。举个例子说,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设计师需要一笔巨额的费用,但是,不论多昂贵我们都会认为是值得的,因为我们相信成为设计师后会挣到高额的工资来弥补这一开销。
我们曾经对女性情绪化的消费做过一次调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她们情绪低落的时候会去购物。其中有一位女性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