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RSI的“正确的、标准的操作方法”

大师的命门 作者:何之


如果说超买、超卖不可以成为买卖的理由,那么,RSI究竟应该怎么使用呢?

对此,约翰·墨菲先生是这样说的:

“当RSI第一次进入超买超卖区域的时候,通常只是警告信号。而值得我们密切关注的信号,是在摆动指数再次进入危险区域的时候。如果RSI的第二轮动作未能验证价格趋势,并没有相应地达到新高点或新低点(于是,在摆动指数图上就出现了双重顶或双重底形态),就可能出现RSI的背离现象。此时,我们不妨采取一点防备措施,以保护已有的头寸。如果摆动指数朝市场相反方向突破了自身的前一个峰或谷,那么背离现象(或衰竭动作)就得到了证实。”(《期货市场技术分析》,第275页)

这就是说,光看RSI进入超买、超卖区就判定行情即将见顶、见底是不行的(凭心而论,这确实有点对不起超买、超卖的字眼),要等到RSI的图形与价格的图形出现相互背离现象,方可考虑如何动作。

但这还不够:

“(接上)然而,除非价格趋势本身也显示出反转的迹象,否则,即使上述情况已经出现了,如果我们平仓脱离市场,可能时机还是不成熟的。在对付这种局面的时候,紧凑的保护性止损指令或许是最靠得住的。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教训:不应该仅仅因为摆动指数接近了极限值,就放弃有利的头寸。应当耐心地伺察RSI第二次进入危险区,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方可着手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比如,部分地平仓获利,或者采取较紧凑的保护性止损指令等。”(同上)

喂,不妨私下里问一句,你真把这叫做“操作方法”吗?你不觉得整个过程作为一种“操作方法”太复杂、太象是人为导演的一出想当然的戏剧吗?

来看看这出“戏”里有哪些具体的情节——咱们需要清理一下这当中的头绪。照约翰·墨菲先生的意思:

首先,RSI第一次进入超买超卖区域,但这仅仅是“警告信号”,你可千万别动作;

其次,RSI退出超买超卖区,然后又“再次进入危险区域”;它一会儿出去、一会儿又进来的,想干什么呢?你可不要随便上它的当。只有满足以下条件的时候,才值得注意:

1、“RSI的第二轮动作未能验证价格趋势”;

2、并且“没有相应地达到新高点或新低点”;

3、“于是”还要“在摆动指数图上就出现双重顶或双重底形态”(没有可不行)。

符合了这些天知道什么意思的条件之后,又怎么样呢?仅仅说明“可能出现了RSI的背离现象”——仅此而已;

第三,如果RSI还胆敢做一些进一步的动作,譬如,“如果摆动指数朝市场相反方向突破了自身的前一个峰或谷”,那么,“背离现象(或衰竭动作)就得到了证实”——你明白了吗?这一番折腾仅仅是证实了某个现象,证实之后你我该如何操作?还是没说,因为:

第四,即使背离现象已被证实了,还是不行,还要看“除非价格趋势本身也显示出反转的迹象”,否则你还是袖手旁观为妙,即使是“平仓脱离市场”也时机不成熟(何况你还没有建仓的)。

但是,故事讲到这里,可就扯得越发的远了。你想想,我们本来就是指望RSI能提供趋势反转的迹象,而这里倒好,RSI的反转信号必须要等到价格趋势本身已经显示出反转迹象之后,它才是可信的。这我就不明白了,我都已经从价格那里看出了反转迹象,还要它RSI来干什么?

姑且不去推敲这当中的逻辑问题,单看这一五一十的步骤,象不象是传统戏剧中规定的套路?“第一场挂在墙上的枪必须要在第四场打响”,诸如此类。这里的问题是,连这一“枪”都始终不曾打响。因为,我们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一句清楚的表述:“我们究竟该在什么时候买进或卖出”?你听听:

“对付这种局面的时候,紧凑的保护性止损指令或许是最靠得住的”(同上)——喂,折腾这半天,就是为了设一个“止损指令”吗?他都没有告诉我建仓的位置,就给我一个“或许是最靠得住的”止损令,感觉就像是坐在餐桌边眼巴巴地等着别人上菜,结果人家却把牙签先端上来啦。

事实上,上述所谓“标准的操作方法”,只是人们发觉RSI在实践运用中存在诸多缺陷之后的临时补救办法,人们不断地修补它,直到把它的“用法”弄得乱七八糟、不知所云。

我们剖析一下SRI的真实含义,就会发现,它根本没有它所承诺的那些功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