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对丈夫太好,过于迁就丈夫忍让丈夫,丈夫反而不会去珍惜,甚至会把自己当成颐指气使的老爷,把你看成呼来喝去的女仆,最后你们的关系就成了《雷雨》中周朴园和鲁妈的翻版。这就是所谓的良家妇女综合征。
前几年,有部电视剧风靡一时,叫“中国式离婚”。里面蒋雯丽扮演的妻子为了成就丈夫的伟业,辞去了小学教师的工作,一心一意在家相夫教子。结果呢,陈道明扮演的丈夫并不感恩戴德,反倒有点儿嫌弃她,厌烦她。妻子在他上班时间打来电话,他要么敷衍,要么不接。单位年终时搞舞会,同事们高高兴兴都带着另一半出席了,他却谎称妻子有事来不了,其实是嫌她像个“黄脸婆”,登不了大雅之堂。很明显,蒋雯丽扮演的妻子患上了“良家妇女综合征”。
“良家妇女综合征”的核心问题出在母性的无休止放大上。这跟自古以来中国女人过分强调母性的包容和伟大有关。
从心理角度来分析,女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三十岁之前的女人多数是“女儿性”占据主动,这个年龄段的女人(实际上还是女孩)娇嫩、柔弱,对父亲、对成熟的男人有一种天生的依赖感;三十岁以后的女人则随着适婚年龄的临近,“母性”的情怀开始发扬光大,这时候的女人开始懂得体贴和关爱他人,对孩子,对一切弱小的东西都会不自觉地散发出一种母性的光辉。
中国的传统女性却略有不同,她们往往在没结婚之前就表现出很强的母性,比如对幼小的弟妹,或者对鳏居的父亲,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扮演起母亲的角色,关怀备至,体贴入微。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淑女风范。这样的淑女,结婚以后,都会是个标准的贤妻良母,甚至对于自己的丈夫也往往给予母亲般的关怀和照顾。这种心理一半来自女人的天性,一半则是她们母亲的言传身教。在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下,中国的女性做妻子往往做得很压抑,做母亲却做得很崇高。跟丈夫的关系很疏远,跟儿女倒很亲密,在丈夫面前不像娇妻,更像慈母,在这种家庭氛围耳濡目染下的中国男人,很难成为“贤夫良父”,而多半是“浪子顽童”。难怪有人会说,中国旧式的夫妻关系,恰如一个骄横的儿子和一个温柔的母亲。
所以,中国的淑女小姐们,一见到落难的公子、落魄的书生,要么顿起搭救之心,要么慷慨解囊、急公好义,她们往往连身份也不顾,脸面也不要,家规也不怕,礼教也不守,一心甘当这些可怜男人的保护神和铺路石,难怪落难公子被多情小姐搭救的故事,在中国的话本小说和戏曲舞台上屡见不鲜,广泛流传,久演不衰,大受欢迎。从这里可以看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西方是英雄救美女,东方则是小姐救公子。后者本质上则是一个母亲去帮一个儿子,结果呢,儿子全被惯成了“二世祖”!
这种“母性的无休止放大”表面上看似乎体现了中国女性的伟大,说到底还是男尊女卑的观念在作祟。自古,母以子贵,女人一出嫁,生儿子便成了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如果头胎生了个女儿,那还得继续往下生,直到生出个儿子为止。频繁的生育使得她们过早地衰老,所以古有“女子三十而色衰”的说法。既然当了妈妈就要学做良母,这也同时意味着仪表、风范、榜样和楷模,于是,她们必须端庄起来,以免在儿女面前不像样子,不成体统。本来,一个正常的小女人都喜欢在丈夫面前撒撒娇发个嗲,但这显然不符合良母的形象,世上只有撒娇的孩子,哪有撒娇的母亲?没法子,为了当个好妈妈,女人只好压抑自己的儿女之情,久而久之,贤妻良母中贤妻的成分越来越淡化,良母反倒进一步强化了,最后,不仅在儿女面前是良母,在丈夫面前不知不觉也成了另一个“妈”。比如那篇千古传诵的范文《乐羊子妻》中劝丈夫好好学习、不要半途而废的贤妻,那种苦口婆心,那种言传身教,怎么看都更像乐羊子的老妈,而不太像他的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