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做人学道家,做事学儒家
“桃园三结义”不宜提倡,反对拍《三国演义》
培养读书在于童子功,兴趣比读懂重要
读书人最重要的是内心体验能力
蜀国是大公司,诸葛亮是优秀的总经理
骂我们上电视的人有一套混账逻辑
读书人最大的敬畏恐怕还是命
易中天,1947年生于湖南长沙,援边新疆13年,任教武大整十载,现任厦门大学教授、博导。
当易中天正在为长期的窘迫生活发愁,开始寻求学术和文化研究的娱乐化、商业化时,《百家讲坛》的策划人注意到了这位在电视上讲课时会讲起自己小时候吃热干面的感觉的“奇怪”教师,觉得他一定能够胜任《百家讲坛》主讲人而向制片人推荐。在此机缘契合下,2005年,易中天摆案《百家讲坛》,从此开始在荧屏走红;2006年的《品三国》系列,更是将易中天一举推至明星地位,成了备受媒体和大众瞩目的“学术超男”。
易中天红了——不仅仅是红,而是火了。他的火不仅让他的书畅销风靡,在签售会上甚至被簇拥到最后几乎是被工作人员抢出去的,更将“妙讲”历史的风潮推得更高更烈,俨然成了新的学术时尚;他的火不仅让他对历史的论述受到推崇,也让他对城市、对文化、对人——对一切的看法和论述都备受关注,他的“麻辣”言论总让人津津乐道或群起而攻之。他的火还让厦门大学在他达到退休年龄之后仍不放他走,因为“易中天”三个字已成了一块招牌——厦大的人气招牌,或是无数观众心目中,关于那种淘气顽皮的、快人快语的、贴近现代和生活的、直白幽默又不失稳妥的文化表达方式的招牌。
讲课时的表演不为作秀
何东:有细心的观众说,看你在电视上讲“先秦诸子”,讲到郑袖用计让另一位得宠的妃子得罪楚怀王的时候,他们发现你加了动作,眼神里有了表演的因素。那么照你看,无论是去讲《百家讲坛》,还是去做电视节目、做主持人,要不要一点表演的因素?
易中天:看怎么理解这个“表演”。如果是为表演而表演那就是作秀了,那是不对的;但是讲到历史人物,或者是讲到一个历史事件、历史故事的时候,我觉得还是要进入角色。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学文学出身的人,看历史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人,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物,他跟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因此我们要把他当时的想法或者做法,还有他的环境,尽可能地还原出来,让我们的观众能够更容易地接受和理解。如果这个人物是我们可揣摩的,我们就揣摩;如果能够把他表现出来,就可以表现。这是不是叫表演?我[对此]没有什么成见。
何东:姜昆明确地讲了,明年(2010年)春晚说相声的方式,要模仿易中天。
易中天:那不是笑话嘛。
何东:不不不。这十年在他们的相声里头,知识分子、教授就没有一个比较正面的样子,就是被拿来嘲弄的一拨人。那么现在他自己——说相声的人自己,说我要模仿易中天讲《三国》的那个方式,你认为这算不算文艺表达的一种进步,哪怕是一点点?
易中天:这个我可不敢乱评价。对于某一个事件是进步还是不进步,我没有资格说。
电视讲课结构完全不同于大学课堂
易中天和“讲课”二字是颇有缘分的。且不说他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父亲终身从事教育和研究,单是他自己的讲课经历也相当丰富。最初的时候他是一名中学老师,在新疆乌鲁木齐钢铁公司子弟中学任教,虽然勤勤恳恳,课也讲得好,但只有高中学历的他所得的薪资却仅为有大学学历的同事的一半。于是,受生活所迫的易中天参加了刚刚恢复的研究生考试,一门心思想为自己在学历上多挣些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