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岔口(18)

幸福未满 作者:任增超


“那咱们还是先回家吧。”

罗珊珊问:“啊?我要说不累呢?”

“那咱们就直接奔火车站。工作室的事我头一个礼拜就安排好了,刚好你行李都在,连收拾都免了。”

罗珊珊觉得心脏一阵麻痹,差点让司机改道先上医院。如此激烈的反应只能说明一件事,她极度排斥去李秋来家。或者说,她极度排斥和李秋来的老家建立起联系。这和她妈在她婚前的数次讲话有关。那时孙燕红不断跟女儿说,“无数个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像你和李秋来这样的城乡结合婚姻,婚后矛盾多半来自乡下的那个老家。老家来人了,你们不能不接待吧?公婆要来北京玩儿,你能把人家从家里轰出去?家里亲戚生个病闹个灾要来北京治,你们能不伸把手?时间一长,你能不烦?你那王八蛋脾气一犯,能不打架?”

“行了行了。您说的这些事都什么年月的皇历了?这都进入21世纪好几年了,您思想怎么还这么守旧?”罗珊珊有点烦了。

“你知道什么,”孙燕红悲叹一声,“再怎么变,这些衣食住行的事变不了。这要是真在几十年前,你们那小家不单是老家的驻京办事处,还会有人定期来扫荡。”

罗珊珊轻蔑地一笑,“您都说了,过去还扫荡呢,现在不比过去强多了?”

“说你傻你就流鼻涕,你怎么不想想,你们这代人都是独生子女,那从小就是独,眼里揉不得沙子。哪像我们那会儿,兄弟姐妹好几个,从小就知道忍着让着,别说沙子了,板砖也容得下。你能忍着让着吗?”

“那您说怎么着?这婚不结了,您就高兴了?”

“该结结你的。不过,往后你得给我记住了,李秋来既然娶了你,那他就是你的人了,就得以你为家,一切以你为中心。除了他爹妈,让他跟老家都断了瓜葛。”孙燕红觉得自己非常大度,好歹还留下两个活口,没有斩草除根。

罗珊珊不说话了,但孙燕红的话她记在了心里。结婚之后,她发现即使孙燕红不给自己灌输那些想法,她对李秋来老家的反感和敌视也一点不会减少,这完全是出自一种本能的反应。只不过有了孙燕红的话,反感和敌视都像上了双保险,加倍地根深蒂固了。

现在,让她和李秋来回老家,这就是要建立瓜葛。头疼啊!

纵然罗珊珊有千百个不愿意,但李秋来抛出“红包再收第二次”的诱惑之后,孙燕红率先倒戈,说去一次怎么了,眼一闭牙一咬,钱就带回来了。训斥完罗珊珊之后,孙燕红又再三叮嘱,“份子钱象征性地给他爸妈留点,大头你得带回来。”

在家休整两天之后,罗珊珊被李秋来半拖半拽地领回了老家。上火车之前,罗珊珊本想以“水土不服”做最后一番垂死挣扎,结果想起自己是职业导游,用这事做借口不但牵强还有失体面,于是真的闭眼咬牙装死去了。

下了火车,罗珊珊没能在破旧的站台上看到公公婆婆接站。她跟着李秋来出了火车站,不由得将眼前情景与北京作比较,俩字:荒凉。如果自己和这里没关系,罗珊珊可能还会想到空气清新之类的,但这是她婆家的所在地,关系大了……罗珊珊有点不舒服。

她有很强的地域自豪感,打小就以“我是老北京”而自豪。她觉得北京每一条胡同都应该作为文物被保护,她觉得每个北京俚语都意义深远应该让全国人民学习,她觉得自己嫁给李秋来有点像昭君出塞,是发扬北京文化。她觉得……她觉得自己怎么来到了一辆长途汽车面前啊?她来不及多想,便被李秋来拉上车了。不消片刻,车开动了,罗珊珊靠在车窗边,茫然若失地瞅着两旁的建筑物越来越低,没好气儿地问李秋来:“你们家不在县城吗?怎么越来越像山沟了?李秋来,你不是打算把我卖了吧?跟你说话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