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黑色星期一

美国衰落 作者:马耀邦


  黑色星期一

1981年,里根总统高喊着“不要指望政府解决一切问题,政府才是问题”1的口号进入白宫,并且立即采取行动来实施他的新自由主义议程。为了解决美国经济长期存在的通货膨胀问题,里根政府提高了利率,并削减了货币的供应量,造成了1981年~1982年的严重经济衰退。

在美国经济衰退期间,里根解雇了1万名航管人员,迫使非工会工人屈服,并且解散了空中交通专业管制员工会。结果,通货膨胀立即得到控制,并从年均10%下降到1983年的3%多一点。1981年里根政府通过的《经济复兴税法》恢复了商业的信心,因为企业和高收入群体是减税的主要受益者。

里根经济复兴计划的理论基础是阿瑟·拉弗(ArthurLaffer)教授提出的供应面经济理论。拉弗认为,通过降低所得税,政府就可以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长和增长税收收入。2然而,由于减税和军费的加速增长,里根政府制造了巨额的财政支出,并且国家的债务从1.5万亿美元增加到4万亿美元,其中5000亿美元的债权人是外国人。3因此,金融市场的投机活动在里根时期非常普遍。“政府债券和外汇市场充斥着债务工具(期货、期权和期货期权),成为投机的温床。大公司以及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在每天交易额为2000亿美元的外汇市场上玩火。”4

到了1987年初,在外汇市场上,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被不断推高,因为美联储为了遏制通货膨胀而采取了高利率政策,因此“外国人手中的美元也大量涌入了华尔街”。5美国金融市场的对冲活动不断增加,因为“外国投资者都担心美元及其股市投资的未来”。5

到1987年,由于利用了过去10年里发展的期货期权金融工具,许多投资者暂时缓解了担心。期货期权的金融创新使保守的投资者免除了潜在的损失,同时又为金融投机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赌博机会,因为仅仅需要5%~10%的现金就足以获得这样一种合约。“娴熟的交易员运用如此之少的现金,只要价格继续上涨,就能够获得巨额的利润。但是与此同时,当市场下跌时,他们的损失也相当惊人。”6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市场可能发生恐慌性的抛售,因为投机者面临失去投资以及用来平仓的贷款的风险。因此,在实现效率和有序市场的前提下运作的金融创新不仅助长了投机活动,而且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紧张乃至恐慌性的抛售。6

在美国国内,富人的财富在里根时期急剧增加,而普通家庭平均收入则下降了4%~6.5%。3因此,随着商业信心的恢复、减税和富人收入的增加,1982年美国股市积蓄了一个强大的牛市。从1982年到1987年,道琼斯工业指数增长了1000多点,达到了将近1900点的水平。并购热、敌意收购和杠杆收购推动了牛市。企业强调的是股东价值,但这是因为直接的回报,“而不是企业的长期实力”。3

许多美国公司以股东价值的名义被收购。在并购游戏中,伊凡·博斯基(IvanBoesky)的内幕交易丑闻震惊了华尔街。博斯基收集了关于并购传言的内部信息,然后以超出现有股价的价格来收购目标公司的大量股份。他明确地知道,他会在交易结束时获得利润。博斯基被指控从德崇证券总经理(DrexelBurnhamLambert)丹尼斯·利文(DennisLevine)那里得到了内幕消息,进行内幕交易的谋利活动。1987年下半年,博斯基和利文的服罪对炽热的股市和企业掠夺游戏产生了冷却效应。7

企业掠夺通常利用高回报或垃圾债券来并购企业。20世纪80年代,迈克尔·米尔肯(MichaelMilkin)无疑是华尔街的垃圾债券之王,因为他的德崇证券公司主宰了市场。垃圾债券是投资信誉评级很低的债券,违约风险很高。20世纪80年代,布恩·皮肯斯(T.BoonePickens)、卡尔·伊坎(CarlIcahn)等企业掠夺者用杠杆收购来购买发行垃圾债券的公司,以债务来替代股权。在完成收购后,企业掠夺者们会重组新并购的企业,采取裁员、精简、提高工作时间以及降低工资、养老金和医疗费用等削减成本的措施。他们是在缺乏工会斗争的情况下来实施这些削减成本措施的,因为里根政府已经使工会工人屈服。因此,被收购公司的价值大大提高,使掠夺者可以获得惊人的投资回报。

博斯基和利文的服罪立即改变了华尔街的兴奋情绪。随后,由于博斯基的合作,米尔肯成为内幕交易的调查对象。米尔肯被指控犯有交易欺诈罪,后来被判处10年监禁和6亿美元的罚款。博斯基和利文的认罪以及对德崇证券和米尔肯的起诉,造成了一种阴郁的氛围,从而导致了1987年的股市崩盘。7

利率的提高给许多机构投资者带来了严重担忧。这些机构投资者拥有庞大的股票投资组合,并且希望在这场表面上不会结束的牛市中保护自己的收益。在期货市场上,机构公司可能陷入利润无法实现的困境,因为出售期货合约的收益将会抵消股市下跌时的损失。不幸的是,在典型的华尔街对冲心态中,许多投资者在利率提高后进入股市,同时又出售期货合约。因此,“期货市场在数分钟里失去数十亿美元,造成期货市场和股市由于不稳定而崩溃。”8此外,由于受到期货市场和利率提高的影响,专业的股票交易商立即纷纷抛售股票。于是,“市场不能马上处理如此之多的抛售指令,并且大多数人因为没有任何买家而不能出售股票!”8

这就是1987年10月9日星期一的状况,当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了508.32点,报收于1738点。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一”,因为一天内22.9%的巨额损失是股市历史上最严重的损失。“许多人一夜之间失去了数千万美元的财富。一些失去财富的投资人冲进了经纪人的办公室,然后开枪。一些经纪人被杀,尽管他们无法控制市场的行为。”8一时之间,华尔街惊慌失措,因为“股票交易商抵押给银行作为贷款担保的资产在数小时内消失殆尽……由于股市崩溃而产生的巨额的现实和潜在贷款损失把银行逼到了破产的边缘”。9

主要的股票交易商深陷困境,因为他们不仅无法偿还银行的贷款,而且还因为股市的损失而需要注入大量的资本。华尔街出现了信贷紧缩,因为银行在这种恐怖的状况下不可能进行借贷。“简而言之,10月19日市场的崩溃引发了第二天更加不妙的一连串反应。”9

幸运的是,美联储开始施以援手,向市场注入了数十亿美元。10月20日早晨,美联储新任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发表了一句话的声明:“为履行作为中央银行的职责,联邦储备系统为支持经济和金融体系正常运作,今天重申将保证金融体系的流动性。”9

后来,总统市场机制特别工作组的报告响应了格林斯潘关于流动性危机会危及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警告:“10月19日星期一或许是美国股市历史上最糟糕的日子……到星期二中午,金融体系濒临崩溃的边缘……但是,更严重的是……由于市场即将崩溃,信贷似乎也可能发生广泛的崩溃……金融体系即将陷入僵局。”10

总统市场机制特别工作组把这次灾难性的股市崩盘归咎于少数大资本管理公司。当10月19日6亿美元的股票被交易时,这些公司利用计算机来处理大规模抛售指令的交易计划。总统市场机制特别工作组的报告指责指数套利和投资保险造成了市场的崩溃,并且要求美联储行使监督职责。11随后,美联储实施了改进计算机系统、修改最低保证金要求和建立“短路机制”等一些措施,以防止今后的市场崩溃。12

由于实施了总统市场机制特别工作组提出的这些建议,美国的金融市场进入了一段相对平稳的时期。然而,投机始终是美国金融体系的特征。里根政府以来,每一个经济部门不断增加的债务使美国的金融市场变成了赌场。从20世纪80年代起,“债务加快了累积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根本的'实体'经济发展的速度,而债务又严重依赖'实体'经济。”13

由于里根政府的鼓励政策,债务尤其是用于投机活动的债务在消除管制的环境下不断增加,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金融灾难。后来政府对储蓄贷款业的5000亿美元的救助、杠杆收购的投机活动、敌意收购、近年来对冲基金发动的公司重组和2007年的次债危机都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

注释

1.PresidentR.Reagan,“FirstInauguralAddress,”WestFrontoftheU.S.Capitol,January20,1981.

2.Wikipedia,“Supply-sideeconomics”.

3.HenryHeller,TheColdWarandtheNewImperialism,MonthlyReviewPress,2006,p.260~261.

4.PaulM.SweezyandHarryMagdoff,TheIrreversibleCrisis,MonthlyReviewPress,1988,p.47.

5.JohnKennethGalbraith,TheGreatCrash,HoughtonMifflin,1998,p.xvii.

6.PaulM.SweezyandHarryMagdoff,TheIrreversibleCrisis,MonthlyReviewPress,1988,p.46~47.

7.TheEightiesClub,“WolvesonWallStreet”.

8.StockMarketCrash!2006,“BlackMonday-StockMarketCrashof1987”.

9.PaulM.SweezyandHarryMagdoff,TheIrreversibleCrisis,MonthlyReviewPress,1988,p.43~44.

10.Ibid,P.45

11.N.C.Nash,“TaskForceTiesMarketCollapsetoBigInvestors'ProgramTrading,”NewYorkTimes,January9,1988.

12.Money-zine.com,“Whatcausesthestockmarketcrashof1987?”

13.PaulM.SweezyandHarryMagdoff,TheIrreversibleCrisis,MonthlyReviewPress,1988,p.49.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