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比尔盖茨”模式,大学毕业或者没有毕业就直接开创事业;二是“李开复”模式,从一个企业打工开始,积累一定经验以后,开创自己的事业;三是“柳传志”模式,人到中年,突然改变自己的人生轨道,踏上了创业之路,这也被称为中国特色的“下海”模式。
对于第一类创业者,除非在“新技术、新产业”诞生的背景下,创业人员具有天然的知识优势,否则很难成功。但是,起源于上个世纪末的IT产业的快速发展,给青年人带来了幸运,互联网降低了创业门槛,知识优势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在互联网行业(包括泛IT产业),经常有一些青年才俊创业成功。
第二类创业被认为成功率较高。“李开复”们积累了企业运行的经验、客户关系、职业声誉等,很容易获得风险投资,比较容易组合自己的创业团队等,从而减少“在黑暗中摸索”的时间。
第三类创业者之间的差别很大。如果下海之前,就具有很广泛的社会资源,下海后从事的行业于此相关,这种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最大。如果创业者下海前和下海后从事的行业完全不同,原来的社会资源不能凭借,同时又没有第一类创业者的“知识和年轻”,也没有第二类创业者的“经验和技术”,这是最艰难的一条创业之路。很不幸,本书的作者许琼林先生的创业就属于这种类型。
三十年前,我们的国策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候,创业和下海热潮一直席卷全国。但是对于一些“收入稳定,职位体面”的体制内人员,选择放弃是创业者需要跨过的第一道坎儿。放弃“皇粮”而下海,重新开始就必须先选择放弃过去,选择放弃实际就是选择了从头再来,必须退回到一无所有的境地。从本书的叙述中,你可以看到许琼林先生的心路历程。当然放弃是智者面对生活的明智选择。大舍大得,只有懂得大舍的人才能有大得。适时的放弃,会将你推向下一个辉煌。
男女婚姻之间有一种“七年之痒”的说法,基本含义是:从最初的憧憬、好奇,到日子一天一天变得平淡和烦躁,从而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如果夫妻双方性格之间磨合的顺利,婚姻能够持续,否则分手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所以“七年的磨合”往往是事情的转折点,也只有经过七年,当事人才有对婚姻的发言权。根据我的研究发现,创业者也存在“七年之痒”,只有经过七年以上的创业经历,才知道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才能有资格对外述说经验,许琼林先生创立瑞征公司已有七年,应该可以总结了。因为具有中国民营企业的研究背景,许琼林先生的创业比较另类,可以称之为“体验式创业”。一方面进行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实践,敢想敢干、敢于放弃;另一方面,在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看到理性思考,都看到“管理学普遍原理与瑞征公司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案例。一个正常的中国企业不但需要人性化的管理,同时也要有制度的约束。这是荀子在几千年前就提出的“礼法并用”的治国思想,先贤的思想,穿越时空仍放射出智慧的光芒。瑞征公司在行业选择、团队建设、管理流程、企业文化等制度建设方面都超过同等规模的公司,具有直接考参考的“标本”价值。
最后,对于本书的读者,特别是创业者,我衷心的劝告:目标决定你的方向,立意决定你的高度。做市场,做任何事,能否成功,甚至反败为胜,关键在于心思的巧妙。只有深刻地洞察,缜密地分析,果敢地决断,坚决地行动,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才能先于别人成功。创业不仅仅是为了淘金和证明自身价值,还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坚信靠自己的智慧和执著,一定会有所收获。只要不违背规律,只要全力以赴就一定能干成,真正实现“超越自我、实现自我”。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
吕本富教授
200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