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被这个调查报告的情节所吸引,顾不得喝水,又继续往下阅读。下面的部分是对薛国庆的审讯记录。
我叫薛国庆,男性,已婚,今年三十五岁,中国温州市七都镇人,现住在纽约市皇后区法拉盛,在唐人街坚尼路上开家手袋店,妻子是杨丽红,有两个孩子。杨丽红的哥哥是美国公民,1990年申请杨丽红移民。我们一家在2002年10月获得移民签证,于当年年底来到美国。
我在中国初中毕业,原来在家里种地。来到纽约后,我做过许多工作,如在餐馆洗碗,到衣厂给衣服剪线头,后来到法拉盛蔬菜水果超市鱼肉部工作,每月工资两千多,妻子杨丽红做车衣工,工资比我的多一些。我们有一儿一女,为了省钱,我们一家四口住在地下室里。我们很想像其他中国人一样,买上自己的大房子。
“九一一事件”发生后,纽约市经济受到重创,尤其是唐人街坚尼路以南属于灾区,游客减少,百业萧条。当时,许多人放弃坚尼路,纷纷退租。一位同乡看到这个消息,建议我租个店面卖东西,但被我拒绝了。几年后,坚尼路开始热闹起来,我就想起租个店面卖东西。
坚尼路上房租贵得出奇。我的商店面积是六百平方英尺,每月的租金就要八千美元。房东是位越南华侨。同乡告诉我,这些越南华侨在1975年前后逃难到美国,有的人经商成功后就购买房产,现在变成房东,靠着租金过日子。我当时很羡慕,觉得他们太有远见了。
那天,我到越南华侨会馆去见房东,准备签合约。这位华侨见面问我:“带来了?”我不知所云,反问:“什么带来了?”他听后一愣,说:“如果你不想租,就算了。”我一听慌了,连忙说:“我走得匆忙,忘记了。”我离开了华侨会馆,直接来到坚尼路上一个同乡商店里,问她签房租合约需要什么礼物。她笑着看着我说:“你带茶钱没有?”我回答说:“我不知道什么是茶钱。”她就告诉我,除了房租外,房客都要另外拿出几万美元给房东,称作茶钱。“这已经成为唐人街的规矩,连犹太人房东也是这样。”我忙问:“像我租这么大的店面要多少茶钱呢?”她想了一下说:“最少五万美元。”我立刻赶回家,把做标会标的五万美元拿来,交给房东,最后拿下租约。我原来准备用这些钱进货的,现在只好拿来救急了。
这个房租合约为五年。把五万美元茶钱平摊下来,每月房租将近九千美元。这就意味着,我每天起码要挣三百美元,才能付得起房租。一开始,我的商店光卖一般的手袋,但是生意很差。我到同乡的商店里看看,天天车水马龙,人满为患。我向同乡请教原因,她告诉我:“坚尼路上的手袋商店都卖仿冒品,不然连房租都支付不起,如何挣钱?”我这才恍然大悟。有的同乡才来几年,连身份都没有,很快就买下大房子,开着名牌汽车,在路上横着走,原来他们都是做仿冒品发的家。
在坚尼路上,我的同乡很多,许多人是从一个镇子来的。我就向同乡打听从哪里进货。一名同乡向我透露,卖仿冒品也有规矩。如果摊贩是温州人,只要一名同乡介绍就可。如果是外乡人,至少有两名温州人介绍,并且还要担保。如果出了问题,担保人要承担责任,今后无法在温州人圈子里混了。而且,摊贩只能和中间人联系,中间人到仓库进货后,把货物送到商店。仓库属于进口商。
我总共做这个生意四年多,每周进货一次。每次都是中间人开车送来。每次进货的时间都是夜间。如果我要货,我就给中间人打电话,告诉我需要的品牌及其数量,他就告诉我价格。货物从后门运进来,送进地下室。我负责点货,妻子支付现金。
我见过中间人多次,对他有点印象。我只知道他叫保罗,不知道他姓什么。他是温州市区人,不是我们镇上人。他四五十岁,好像很有文化。我听到他打电话,讲的都是英语。他外表很斯文,常常穿着西服和皮鞋,拎着提包,戴副墨镜,好像一个大老板。他的话不多,拿到钱就走。我是乡下人,有点怕他,没有敢问其他问题。我只有他的手机号码。
警察注:我们按照这个号码到手机公司查询,查到的结果是,手机已经关机,留的地址是唐人街一个信箱。
又注:在唐人街,有人自己设立信箱,就像邮局里的邮箱一样,供一些公司和个人使用。警察局过去曾经取缔多个,但还是有华人设立,因为许多华人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