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33岁》贰(1)

中国33岁 作者:陈新


这样一种城市心气儿,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雍坚(报业资深记者):这个城市性子比较随和,大体就是这么一个情况。济南这个城市,非常有包容感,有人情味。它不是很张扬,比如是有好些穿着打扮很时髦的人,但绝大部分人还是比较朴素。比如我们上班不会像南方城市要求的要西装革履,这里相对随意。

济南人厚道、实在,待人接物什么的不喜欢做作,摆空架子。山东的整个情况跟外地比还是要豪放一些。自己没钱宁可借钱也要请朋友吃饭。整个山东都是那么一个情况:待人接物比较实在。

董兴芳(从事职教培训):我觉得济南有点绅士的感觉。可能看表面会觉得有点脏,有点乱,有点土,不是那么先进、时尚、发达,但在这个城市待久了,你就感觉这个城市挺踏实的。我从1994年就来这,14年了。刚开始不习惯,因为我不是济南的,是潍坊的。但是慢慢地过久了,就感觉挺好。感觉不浮躁,挺踏实,大部分人生活都不那么艰难。

这里的公交车让座的挺多吧。我有时候上外地去,比如说北京、上海,坐公交车、电车,很少看到有让座的。当时就在想,还是咱们济南好。像我女儿她年纪还很小,她自己坐公交车回家,跟我说“妈妈我今天又让座了”。我发现在北京几乎很少有让座的。再一个,我发现济南人好像很喜欢看报纸。虽然济南不是很干净,但是只要有块地方就会有壁报栏,会有当天的报纸。早上起来,很多人,老的、少的、等车的、打工的,都围着一起看。我看到每个报纸栏都有不少人围着看报纸,我觉得这点好像跟别的地方不太相同。

雍坚:烤羊肉串算不算!你在济南周边地区都能找到打着“济南羊肉串”牌子的,为什么?最早济南的羊肉串就是在你住的商铺地区,一九(指经一路纬九路那个点)那里烤,后来烤羊肉串都号称“一九羊肉串”,“一九”就像一个品牌似的。济南郊区现在都打着这个名号。据说烟台也有了,比较大的羊肉串也打着“一九”的牌子,已经辐射到周边去了。这个其实很有意思,它是最简单的,但它是负载了什么才有那么强的辐射力,光是吃吗?或者是指一种休闲,指一种文化,深沉的,有一种内在的亲和。比如说弄点毛豆、羊肉串,8月底前还有螺丝,那是济南的特产,消费也不是特别高,但是能满足普通老百姓的消费。坐在那,吹吹风,聊聊。

我上学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羊肉串。毕竟消费不行,它再便宜,人们也不具备这个消费能力。大约就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时候开始火起来了。那种氛围,青烟缭绕,非常简洁地放上几个凳子。不光夏天,冬天也烤,一年四季。烤羊肉串有很多临时的店,白天看是一条马路,晚上就来了一辆三轮车,拉个炉子过来,放几张小凳,就可以吃了。这样形成一种风气,从1995年到现在,量越来越大,整个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是羊肉串有多特别,我研究过济南的小吃,过去济南是没有这个的,但是90年代后,群众接受它。确实一开始政府有禁止,摊点对交通、对环境都有影响,政府也多次想取缔或者迁移,前几年城管就有开车到街上,逮到以后把炉子、羊肉串没收。但烤羊肉串老百姓喜欢,设备简单,毛利也在50%以上,不怕你没收。所以无业的或者收入不高的,晚上都来干这个事。

这个在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一种什么现象,大众化了的业余生活方式?我想还是跟济南这边的人本身性格追求散漫有关。也是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才会出现。吃烤羊肉串主要就是聊天,也没有别的。但别的地方是把烤羊肉串当做一个小吃,济南却是把它当做一个主食,一般都是吃到饱为止。你有没有注意经常在街头吃羊肉串的人的年龄段是什么样的?中青年多一些。

以上这些段子,似乎悄然定义着济南城市对传统的顾惜 也因了在时下中国,传统几与被快速扫除的垃圾同义的背景,济南的姿态,对外人就格外扎眼。孙鹏在向我解释济南予人的观感时,还肯定着这样一种矛盾:济南发展不快。从城市建设你就可以看出来,甚至不如青岛、烟台那些海边城市。因为它一直就是犹犹豫豫摇摆不定,它说要快速发展又发展不快,它要保持原来的特色,又没保留下来,一直在那摇摆不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