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大人就教我们要如何才能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所以我们学会了洗头、刷牙、剪指甲。同时也有人谆谆教导我们要运动我们的肌肉,并且警告我们不要吃不健康的食物。我们一直在学习父母和师长们认为要怎样才能过快乐、丰富人生的重要东西。
不过我们很少(如果有的话)学到该如何对待我们的想法。当然,有些想法我们无须对它们做些什么,它们会无害地自由来去,就像小鸟飞进飞出我们的视野。然而有太多其他的想法会卡在我们的脑袋里,就像苍蝇黏上了捕蝇纸。有些一待就是好多年,甚至终其一生都不曾离去,让我们的脑袋里充满了担忧、紊乱和嘈杂——卡住的状况反过来影响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什么东西制造出黏胶,让想法牢牢地黏在我们的心里,就算已经没有用处还不肯离去呢?答案是我们的身份认同系统(Identity System),就是它制造了这种黏胶。这个系统不像其他系统如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等,它们的目的是让身体如时钟行走般滴滴答答地保持运转。
人类的身份认同系统是为了确认和加深家庭、部落、宗教、文化种族、国家和物种的独立性而演化出来的。换言之,身份认同系统的目的,是要帮助我们创造属于自己的个体认同。因此根据此项定义,身份认同系统是由自我中心的想法所构成。没有了身份认同系统,人类会缺乏私利、方向和驱力。不过,虽然它的目的是提供人类的个体性,以及我们能赖以为生的社会结构,但是身份认同系统的确也借分离限制了人类发展。这种分离的需求,已和演化的结果相结合:个体和文明借着发展自己的身份认同系统而成熟与兴盛。史蒂文·平克(Steven Pinker)在 The Blank Slate一书中,对于身份认同系统的遗传成分,给了一个强而有力的实例。他写道,所有的社会都有这样的发明:个人的姓名、禁忌、婚姻、政府、工具和经济不平等。其他个体化的共通内在特质为攻击性、暴力、武器、两性猜忌、嫉妒和有限。
身份认同系统本身其实并不算是个问题。只有在身份认同系统掌握主控权,妨碍了分离(身份认同系统)与结合(源头,Source)之间理想的交互影响时,才会出现麻烦。身份认同系统只有在自我的发展变得刻板而排他时才会发挥功用,那时的身份认同系统就是全部的你,就是你能做的一切,而那时的你,也不知道该如何停止身份认同系统。任何时候只要这个系统过度活跃,它就会限制你的觉察(awareness)、制造恐惧,并破坏身心联结的和谐与平衡。这样谬误而局限的视野,损害的不只是你感受自己的方式,同时还会影响你行为的模式,几乎像是把你卡在最近的想法里一样。所有的想法都仅仅是脑细胞分泌神经传导物质的结果。了解身份认同系统及其运作,就是让你从自我设限的想法里挣脱出来的要素。
身份认同系统并不是自我(ego)——心理的“总裁”,亦即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用以描述体验和对世界反应的心智部分,功用在调节内心需求以及社会需要。就本身的性质而论,自我的特性可被归类为自然的功能,像是听见、看到、记忆、思考、和他人相处、感受以及行动。相反的,身份认同系统则是过分夸大了利己的部分,因而制造出不太可信的自我认同(因为这个认同并不完整),并且妨碍日常生活的自然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