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行为“雷区”(1)

成熟法则 作者:水方


1.以粗暴的言行补偿自卑感

2.人会以各种理由把自己的不良行为正当化

3.偶然听到的情报比直接听到的情报更易相信

4.缺乏自信时,会加入到流行的行列

5.在众人面前宣布目标

6.逃避于无关的事物中

7.接触次数比接触时间更决定人际关系

8.人在被迫的情况下,精神或肉体都可能发挥意想不到的能力

9.高密度的群体中,人的被暗示性会提高

10.只要自己参与讨论,就不会对结论不满

11.为维持团体的共同目的,成员会更团结

12.人只要被对方承认优秀,就不会过分纠缠于其他利益

1.以粗暴的言行补偿自卑感

每到考试阶段,一个有趣的事实是考完试的考生的态度与考试结果的关系。有些考生一从教室出来,就问东问西:“这题的答案你会不会?”或是“那题你会不会写?”并与朋友大声说话或谈笑。表面上看来,他们对考试很投入,事实上,这些大部分都是对刚才考试没多大自信的人。相反地,对考题很有把握的人,在考完时会慢条斯理地收拾文具,显出很平静的样子。

考完后大声喧哗的考生,到底是在何种心态下表现出这样的行为?他们因为考试,产生自卑意识与紧张,因而在无意误解中想解除这种紧张状态,而导致这种心理现象。像这种心理的紧张,意图以发声与身体的活动解除的现象,心理学将它视为“攻击”的一种形态。

在此所说的攻击,并非对对方采取破坏的行为,而是将自己的主张积极向外发展的态度,也就是因欲求不满所产生的无意识的结果。

小孩有时会突然在言行上表现粗暴,经常是攻击性心理在作祟。这些孩子在学校喜欢恶作剧,或欺负了小朋友,令老师感到头痛。其实,若仔细分析他的家庭关系,会发现这类孩子在无意误解中以胡闹的行为恢复心理的平衡,若没发现此点,并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依据,很难改变他不好的行为。

2.人会以各种理由把自己的不良行为正当化

我们在电视剧中常可看到,贿赂平日一直是正直严谨的官员时,经常会这样说服对方:“不要说得那么难听嘛!你上面的人都这样做了,又不只有你一人如此。”此时他会有些动摇,在这种情况下,影响他能否昧着良心的是“上面的人都这样做”这句话。

当人有了不对或不好的行为,会在无意识中寻找合适的动机与借口,使自己的行为正当化,并解除由此产生的罪恶感。只要内心想从不快的状况中解脱,这种心理就会自动起作用。

相信每个人都有类似的经验,为了替自己的行为找借口,常以“大家都这么做,应该没问题”、“男子汉大丈夫怎么可以不会做”的名义掩饰自己不好的行为,从而顺理成章地使自己行为正当化。

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倾向,喜欢让某种行为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一致或同步,而且,越缺乏自信的人,这种倾向越明显。我们在中小学校就常发现,全班对某一个学生特别没有好感,甚至欺负他,原因可能是班上某一个具领导地位的学生率先这么做,于是其他学生也跟着做。在此事件的背后,有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有时明知欺负人是不对的行为,但因“他可以这么做,我当然也可以”的念头,便助长了坏念头的实行。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想促使对方做某事时,可以拿有权威者为借口,来达到说服的目的。例如前面说服官员的人,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应避免掉入这种陷阱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