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摆谱,加速清朝的灭亡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女人大多是勤俭持家的。传统的中国女人总是留给大众一副精打细算的印象。尽管在当今物质生活较为富足的时代,一些年轻女性也难免在物欲横流的冲击下时不时的“奢侈一把”,但是,我们更多看到的是那些买东西时货比三家、精于砍价、爱买打折货的“巧媳妇”。如果回到旧时代,一个女人要是不懂得俭省节约,不会过日子,是要被别人耻笑的,甚至不好找婆家。所以,我们在一些影视剧中经常看到这样一些女人,她们终年来坐在炕头上缝缝补补,用一点点口粮养活了一大群孩子,不懂得打扮,不知道享受,她们最精通、最擅长的就是如何小心地计划着生活中的各项开支,如何省钱。她们是那么的可敬与可爱。
然而,如果一个女人有了绝对的权力和地位时,她是不是也会“变质”呢?慈禧太后已经印证了这一点,她贵为太后,却也是个女人,她摆谱之大,要远远超越男人。据记载,慈禧每次洗澡,要用掉可以作为工艺品收藏的精致毛巾40条;她每次吃饭,都必须上100盘菜,而这100盘菜又必须是精心烹制的,所需费用,是平民百姓无法想象的。
据德龄撰写的《慈禧太后的秘密生活》一书介绍,慈禧有一次坐火车去奉天,为了保证她在火车上的伙食水平不降低,火车上光做饭用的炉灶就摆了50个,每个炉灶上配一名大厨和一名专管生火的小厨。经过这些大、小厨师们的共同努力,才保证了慈禧在火车上也能每顿饭都吃上100盘菜。其实,她哪能吃得了那么多菜,仅仅因为她是太后,或者说她掌握着清廷实权,所以喜欢摆谱罢了。
慈禧摆谱得花多少钱呢?有资料证明:慈禧每天的生活费需白银4万两。她如此奢侈,并不是国库里的钱堆积如山,实际上当时国家的财政已“时艰款绌”了。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北洋海军一直想添置新式战舰,可清廷总是不批准,理由便是“时艰款绌”,挤不出钱购买新战舰。结果甲午战争爆发后,我们的海军因为战舰落后,被日军打得一败涂地。虽然添置新式战舰没有钱,但国家再缺钱也不能“难为”慈禧老太太。1894年11月7日,是慈禧60岁的生日。她为自己的生日准备的首饰价值黄金1万两(折白银38万两);做生日服装花了23万两白银;美化从紫禁城去颐和园所经道路的景点设置与装饰(慈禧生日那天要经此道路去颐和园),花费白银240万两。这位老太太过了个生日,累计花费高达白银1000万两(还不算装修颐和园花费的3000万两白银)。1000万两白银是什么概念呢?恰巧相当于重建一支先进的北洋舰队的经费(当时,英国和德国制造的最先进的战舰,每艘售价约为25万两白银)。而建造颐和园的费用,足足可以组建三支强大的北洋舰队。真是不算账不知道,一算账才明白大清国是怎样落后的,当时的大清国已经是贫弱不堪,又怎么能经得起慈禧折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