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问题5 猎头公司挖角

写给经理的教科书 作者:(日)酒井穰


提供批量产品与服务的时代行将终结,而更能满足客户需求的定制式产品与服务,即少量多品种的商品提供方式正在成为主流。为了对这种少量多品种的商品进行管理,企业所经营的专业领域今后将变得更加复杂与细化,企业内组织的数量,将会呈现增加的趋势。

从结果来看,经理级职位的数量将会增加。与此同时,日本的劳动力人口将会减少。因此,经理级人才将变得严重不足是现在完全可以预见的。轮到猎头公司大展拳脚了。而作为经理级人才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他们不会像经营者(董事会成员)那样,时常在媒体露面,网络曝光的概率也非常低。据说,猎头公司也存在着“双重困难”。其一是单凭些许消息来源就要集齐人才信息,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其二是受到公司器重的经理很少会主动表达跳槽意愿。在这种大背景下,采用类似于“只要有过当经理的经历,任何人都行”这种撞大运式的招聘方式,我们也时有耳闻。但今后,针对中层管理者的猎头公司势必会飞速增多。

谨慎对待急不可耐的猎头

“好的猎头,不仅是咨询专家,更是优秀的职业顾问。”尽管没有跳槽的意向,猎头从专业角度所提供的客观意见对经理仍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因此,对于猎头,不能一味地加以“利用”,而应以“交往”这种长期的眼光来看待。这一点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一旦察觉到与自己接触的猎头给人以“急不可耐”的感觉时,则应慎之又慎。这是因为一心只想赚取中介费的猎头也为数众多。

跳槽成功的案例本来就少之又少,匆忙中作出跳槽决定的成功可能性必然更低。即便近来跳槽已变得再正常不过,跳槽的风险仍是居高不下。这一点无论怎样强调也不过分。我们必须形成这样的意识:“一不小心跳槽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考虑通过猎头跳槽时必须弄清楚的是,自己是唯一候选人,还是众多候选人中的一员。

如果是唯一候选人,显然猎头会不遗余力地拿你向企业推销。

与之相对,当自己是众多候选人中的一员时,猎头“只有企业的人事部才是上帝”的想法也就昭然若揭了。

而这样的猎头是不会真心替你着想的,更不会维护你的利益。他只会抱着“凡是有过当经理的经历,任何人都行”的想法,不断寻找候选人,以便向企业展示自己的“海量”资源以及是如何地为企业卖力的。

跳槽后,应绝口不提以前的公司

当然,具体的跳槽心得,还请您参照其他书籍。但这里有一点需要强调,就是当跳槽到了一个新环境后,类似于“以前我所在的公司如何如何”这样的话,应绝口不提。

先不要急着发出挑战,试图马上改变新公司的职场文化,而应等到完全了解这里的文化、做事方式,即掌握了新职场的例行工作之后,再着手进行改变也为时不晚。

接下来,为了对属于中层管理者职责范围内的例外情形进行处理,应了解例外情形包括哪些内容。对于无法理解例行工作的人来说,显然会将并非例外的工作,也看做是例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